下载此文档

佛家之空和老子之无.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佛家之空和老子之无读过佛经、《老子》的人都会接触到“空”、“无”概念,可理解的程度是不同的,就算是误解的也大有人在。黑格尔就是误解了佛家之“空”的概念。读过黑格尔的知道,“有”和“无”这对范畴是黑格尔体系中基石性的范畴,按照黑格尔自己的解释,“有”是来源于古希腊巴门尼德的“有”概念,而“无”则来源于佛教中的“空、无”思想。到国内学者这里还是延续了这个说法,请看学者王树人著的《思辨哲学新探》:黑格尔在肯定巴门尼德和佛教关于有、无论述的贡献时,并没有忽略他们的局限性,即他们在关于有、无这对范畴论述上所表现的形而上学性,在黑格尔看来,巴门尼德提出的“唯有有,而无则全没有”;以及佛教所提出的一切皆空,所谓“无、空”是“绝对本原”,都是“简单片面的抽象”,都没有达到对于有与无的全面认识。王树人的说法是比较准确地概括了黑格尔的思想,可是,这是黑格尔“简单片面”地概括了佛学的“空、无”思想,而且,迄今为止,就算是佛教学者也好像没什么人能够正确理解的,还是先看看王树人自己的理解:在《心经》里,有这样一段表达佛教哲学核心思想的论述,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从这段重要论述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黑格尔所推崇和肯定的东西之意义。“般若心经疏”中指出,这段论述的要旨是,“色蕴本自空无”,并且与“空、无”“无有差别”。我们看到,这种思想确实是一种高度思维抽象的结果,一种最抽象的东西,以至人们所感受的,无异于甚至等于无所感受;而形形色色的存在,则无异甚至等于空、无。也就是说,对于任何存在物,当把其规定性都抛弃时,那么,这种存在物也就不成其存在物。如果说它还有存在,那么这种存在也就无异于或等于不存在,等于“空、无”。王树人的推理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是,当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时其外延也就越大,对一个具体事物的逻辑定义逐步去除其一个个具体的规定性,那就越来越变成一个抽象概念,如果到最抽象的“存在”,任何具体的规定性都不存在了,从这点看,“有”也就是“无”了。可惜,这样的思维路径不是佛家的,也就是说,佛学中的“空”并不是通过这种论证方式得到的。读过佛学的人应当知道佛学的一大基础理论是“缘起论”,简言之,缘起论的基本观点就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由于因缘聚合而形成的,因“缘起”而存在,这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前提条件的。而佛学也有一个极为著名的说法是:”缘起性空“,估计很多人可能觉得是”缘起“以及”性空“,可不知道其实由”缘起“就能非常逻辑地证明”性空“的。首先得明白佛学中的”性空“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玄奘译的六百卷《大品般若经》就是论证”性空“的。古印度的龙树菩萨是印度般若空宗的代表性人物,他对”空“有个非常准确也非常简洁的定义:”法无自性,故空。“法,在佛学中有几种意义,这里可大致理解为万事万物,这句话的意思是万事万物或者说任何事物都没有自己的规定性,这个就是”空“。估计很多很多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自己的规定性“会感到很难理解,因为我们平常所见的所有事物都是有自己具体规定性的,这点肯定没错,其实佛教也没认为这是错,但这是”俗谛“却并非是”真谛“。而通过缘起论就能证明性空的,如果首先承认任何事物存在都是有前提条件的,那么,任何事物就都没有自己的规定性,因为,如果存在自己的规定性,那也就意味着是有不依前提条件改变而改变的规定性,可如果存在这样的规定性也就破坏了论证的前提,也就意味着,有些事物是不需要前提条件而存在的。实际上是不是存在着不需要前提条件的事物在这个论证中并不重要,因为这个论证是论证在假设缘起论成立的前提下,“法无自性”能不能在逻辑上成立,换句话说,这个论证是说明,只要任何事物存在都是有前提条件的,那么,“法无自性”也就是任何事物都没有自己的规定性。这个论证如果说是太抽象的话,我们还是设想一个具体实例,如果看到一个”水“字,我估计通常都会想起液态的水,因为这最常见,可是请想一想,水的形态为液态这是不是水自身的特性?肯定不是,因为水之所以呈现为液态是由于环境温度在室温下,假如现在不确定环境温度的高低,你能不能确定水的形态?当我们说,水是液态的,这也就是指出水的一种规定性,可这个规定性的存在首先取决于合适的环境温度这个前提条件,一旦失去这样的前提条件,水原先所具有的规定性--液态也就同时丧失了。只要你承认水的特定形态都是需要特定环境温度的,那么你只能承认水没有自己的形态。现在来看”缘起性空“的推理思路是根据事物存在的前提进行推论的,而黑格尔和王树人的推理特征则是根据事物自身的规定性进行推论的,所以佛学虽然并不否认具体事物的存在但强调的是事物存在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因此是”无常“。而黑格尔关于”无“的来源实际上

佛家之空和老子之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水月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9-03-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