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膳的概念、意义和作用二、中国药膳发展简史三、药膳的特点四、药膳的应用原则五、药膳的分类六、药膳食品的烹调方法七、药膳的注意事项与食疗八、常用药膳及常见病药膳举例第一节药膳的概念、意义和作用一、药膳的概念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调加工制成的食品。进而言之,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康状况和药食同源之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食品。食品+中药中医理论药膳它是既有食品作用又具有药品作用的美味佳肴,它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保健和治疗作用。它是中国传统的医药知识与食品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之目的的营养保健及治疗食品。“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借药之力,药助食之功”二、药膳的意义和作用药膳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药膳的作用:一是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二是治疗疾病,康复保健;三是延年益寿,美容抗衰。第二节中国药膳发展简史一、先秦两汉时期药膳发展情况在我国,自文字出现以后,甲骨文与金文中就已经有了“药”字与“膳”字。“药膳”之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诗经·风·七月》曰:“为此春酒,以介寿眉”。酿成春酒扑鼻香,祈求大家都长寿。《周礼·天官》记载,周朝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食医”专司饮食营养卫生。食医二人,位居中士,在医生中地位最高,他们是负责周王及王后饮食的专职营养医生,主要任务是保证王室的健康。疾医八人,位居中士,他们是负责王室疾病的内科医生;疡医八人,则是外科医生,地位次于疾医,属于下士,负责治疗一些皮肤外伤、骨折等疾病。兽医四人。《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特别强调了药治与食治相结合的重要,“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益精气”。《内经》中记载了半夏粳米汤等6个药膳方。《神农本草经》中收载药物365种,其中药用食物就达50种左右,包括有米谷、菜蔬、虫鱼、禽、肉等“食药物”,并记录了这些药物有“轻身延年”的功效。《金匮要略》有“禽兽虫鱼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专门论述了“食禁”内容,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并有当归生姜羊肉汤的药膳记载。【秋冬食补】——驱寒保养第一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原料:当归、生姜、羊肉。当归功效: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老姜效果更好。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羊肉温补填精。二、魏晋隋唐时期药膳发展情况晋代葛洪《肘后救卒方》用海藻酒治疗瘿病、用羊肝治雀夜盲、用猪胰治疗消渴病等。孟诜《食疗本草》中共收载食物药261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孙思邈《千金方》“夫为医者,当须先洞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痊,然后命药”,并设“食治”专篇,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王焘《外台秘要》在膳食食疗保健方面有十分宝贵的记述,除在食物禁忌方面外,还有药膳食疗保健方,如气嗽用杏仁煎,下痢用生姜汁加白蜜方、干姜加杂面为烧饼熟食方等,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太平圣惠方》总结了药膳的作用,并列举了多种食疗药膳保健食品,如软食之粥、羹,硬食之索饼,饮料之酒、浆、茶、乳等。该书所载之食疗用方和食膳类型对后代食疗影响很大。《圣济总录》包含有食治方285个,食膳类型又增加了散、饮、汁、煎、饼、面等。
中医药膳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