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痴到精灵——论莫言小说中的小男孩形象
黄娟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研组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本文没有从近期研究界最为盛行的民间性切入来研究莫言小说,而以其作品中的小男孩形象作为研究重点,概括出白痴型、蜕化型、精灵型及作为儿童视角出现的四种小男孩形象,并且通过对其共同特征和相异点的分析,试图发现莫言在二十多年间创作的变化,并尝试发掘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莫言、小男孩、白痴、精灵
From Idiot To Genius—The Boys In MO Yan’s Novels
HUANG Juan
(Nan 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 jing, 210097,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oesn’t use the conception of folks which is very popular in lately research to study MOYan’s novels, but take focus to the boys in his novels. The article generalizes four boys: idiot, genius, retrogression, and as the visual angle of children. It tries to find the changes of MOYan’s inventions during lately the 20 years, and tries to detect the course the these changes.
Key words:MO Yan,boys,idiot,genius
莫言从来就不是一个教育家,也无意在作品中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不可否认,从最早期的《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到最近热腾腾出炉的《四十一炮》中的罗小通,莫言为我们奉献了一系列的小男孩形象,他们隐匿在莫言一个又一个寓言般的文本里向你我投来哀伤的目光,他们是谁?是童年莫言?还是高密东北乡中的小幽灵?在如今对莫言小说民间性解读泛滥的时候,我希望可以潜入那片火红的高粱地,看清楚这些小男孩本来的面庞。
一
莫言笔下的小男孩,大约十二三岁,倔强粗野,生命力旺盛,可分为四种类型:(1)白痴型。这是莫言早期作品中最常抒写的一类小男孩形象,如《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枯河》中的小虎,《老抢》中的“他”等等。这是一群“问题男孩”,他们都有生理缺陷,不是瞎子(《民间音乐》中的小瞎子),就是哑巴(《白狗秋千架》中暖一连生下三个哑巴儿子),即便是有说话功能,也主动放弃,黑孩沉默寡言,小虎在被父亲毒打将死的时候才迸出“狗屎”二字……但是生理残缺的另一方面的代偿则是某一方面的异常发达,语言的缺失使他们的感觉神经异常灵敏:黑孩长着一双大耳朵,还会动,象小兔一样;(莫言不只一次写到小男孩的大耳朵,一旦这个人物有什么独特之处,必先拥有一双奇特的大耳朵,如小瞎子《民间音乐》,而这一特点在《红耳朵》中的王十千身上被发挥的登峰造极)他在水下可以感觉到“两条大腿之间有若干温柔的鱼嘴在吻他”;他在拉风箱时可以看见奇异的透明的红萝卜;他大冷天赤脚光背穿裤头也毫无感觉。小虎在临死前可以听到太阳奏的歌,
从白痴到精灵——论莫言小说中的小男孩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