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混凝土蜂窝麻面处理方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1. 编制依据 22. 工程概况 23. 混凝土蜂窝麻面形成原因 . 蜂窝 . 麻面 . 孔洞 . 露筋 44. 防治措施 . 蜂窝防治 . 麻面防治 . 孔洞防治 . 露筋防治 55. 处理方法 . 蜂窝处理方法 . 麻面处理方法 . 孔洞处理方法 . 露筋处理方法 6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2014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新乡市滨河之星(尚都城)C区1#2#3#5#6#7#及地下车库工程,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三层,建筑物总高度为1#、7#,2#,3#、5#,6#、建筑面积1#、2#、3#、5#、6#、7#,本工程采用CFG桩处理地基,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设计耐火等级为地上、地下一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三、,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其产生原因有: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6、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大。7、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未稍加间歇就继续浇灌上层混凝土。、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其产生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式板表面形成麻点。,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其产生的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隹,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混凝土离折,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3、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架立筋、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其产生原因: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处混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5、木模板未浇水湿

混凝土蜂窝麻面处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漫山花海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