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案例
哈六中高一化学备课组执笔人王雪明霞
自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一线化学教师热情高涨,领悟新课程理念,学习新课程体系,运用新课程教学方法,实施新课程评价,我校教师多次交流了使用新教材的感受和体会,并开展了一些有利于高中新课改的活动。多次针对“新课改”组织听课、调研,钻研新教材,认真学习新课标,积极参加新教材、新课下面我谈谈我在实施新教材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实施探究性实验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行的实验教学,学生大多数处于观众位置上,某些操作的细节或现象一晃而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除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外,主要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实验现象思考、讨论、改进),让学生亲身体验,然后探索查明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例如,在介绍铁的化合物知识时,课本安排了制备Fe(OH)2白色沉淀的演示实验,按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和现象的观察,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如何制备Fe(OH)2白色沉淀?
学生活动:在可溶性亚铁盐溶液中滴入强碱溶液。
学生动手操作:将NaOH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
现象: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久置后变成褐色沉淀。
通过现象的观察,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产生疑问:为什么没有白色沉淀?
学生相互讨论,探究原因得出:+2价的铁易被空气中O2氧化成+3价的铁。
进一步设疑:如何操作才能得到Fe(OH)2白色沉淀呢?
学生活动:隔绝空气条件下
学生动手操作:将滴管插入FeCl2溶液下面慢慢挤出NaOH溶液。
现象:滴入后还是灰绿色沉淀,久置后变红褐色沉淀。
此时学生各抒已见:①要用新制FeCl2溶液,②NaOH溶液中溶解了少量O2,③要将试管中液体液封。
学生动手操作:先在试管中加入新制FeCl2溶液,再加入苯或汽油,然后将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下加入煮沸过的NaOH溶液
现象:产生的白色Fe(OH)2沉淀。
经过学生亲自动手,创新改进,既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质疑释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教师要想把精心备好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授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就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重难点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讲钠一节时,首先用投影仪让学生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当学生看到一系列实验现象后,再亲自实验,这时的学生就既好奇又感到困惑不解:(1)为什么钠会熔化成小球浮在水面上?(2)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且发出嘶嘶的声音?(3)滴入酚酞水为什么变红?此时的学生急待弄清这些现象的原因,必须紧张的思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经过思考和讨论,大多数学生得出问题(1)因为钠的密度小,故浮出水面。但为什么熔化成小球呢?说明金属钠的熔点较低,与水反应放出
的热量使钠熔化为液态。问题(2),因钠球与水接触的部位放出气体,推动钠小球在水面运动,由于不同方向受力不均,故往返进行无规则运动。问题(3)溶液滴入酚酞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可知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教师些时可进一步设疑,生成了什么气体?如何收集且实验产生的气体了呢?这就是本节课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