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文化学视角浅论贾雨村与贾府关系(1).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贾雨村与贾府关系为研究方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陈友勇学号1012030147)摘要:《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作为中国历史上是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其中汇聚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在这样一部经典之中的经典小说中,作品中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抑或是其他更小的细节都是“别有用心”,都是由作者独具匠心地安排以更好的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全书由贾雨村这个人物引出,最后又以他结尾,所以这个人物在作品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个人物在全书中的作用也是作者煞费苦心的,不仅仅是衔接全书使情节连贯,场景的转换不显杂乱,还是作者安排的一个典型性人物,他的行为表现的一切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曹雪芹先生写这部作品的主要目的是用封建家族的逐步衰败最后崩溃来预示整个封建制度的没落而将走向毁灭的最终结果,而贾雨村可以说是封建士人的代表,而封建士大夫的没落,也就预示着腐朽的封建制度也行将就木了。作品主要是以贾府为写作阵地,而贾雨村也是与贾府中的主要人物有颇多的联系,因此,贾雨村作为那个时代典型的封建士大夫,本文将从贾雨村与贾府的关系来讨论贾雨村这个人物所代表的一个群体的没落。关键词:贾雨村封建士大夫贾府封建制度贾雨村是我们进入《红楼梦》描写的这个神秘世界的一把钥匙。作者在小说开头便提:“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由此,引出了贾雨村这个人物。贾雨村作为一个作品中的人物正是出现时通过甄士隐的眼睛“看”到的,“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由此可见,贾雨村是一个出生于没落士族的群困潦倒的书生,连家都没有,只得寄住在葫芦庙内,靠卖字作文维持生计,让人看了,不免心生怜悯。之后贾雨村的出场更是引人注意,他不是那种獐头鼠目或者阴险狡诈的形象,也不是如贾珍和贾赦等人的不良形象。书中第一回借娇杏之口这样描写:“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这说明贾雨村是一个相貌堂堂具有一身儒家士人气质之人,而且后来官至兰台寺大夫的林如海对其礼遇有加,更能说明这一点,因为有这么高的官职以及曾经显赫的家族,林如海是不会看走眼的,而到底林如海是否有意要为林黛玉在他自己归天之后多一个庇护也未可知,毕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照顾徒弟是天经地义的!作为一个标准的儒家封建士大夫,贾雨村用“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和“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来表达自己生平的志向,这也是为什么甄士隐会如此肯定贾雨村非池中之物,因为一个如此有气质如此有才华之人是很难埋没的,他毫不吝啬地给

从文化学视角浅论贾雨村与贾府关系(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3-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