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艺术学院“十二五”期间学科专业专项建设规划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做好高等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新教高办[2010]21号)和《新疆艺术学院2006-2020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新疆艺术学院2006—2020年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新疆艺术学院“十二五”期间学科专业专项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一、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表明,2020年前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已不是重点,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规划纲要》%提高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20-59岁)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提高到20%。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即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型,高等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二、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基础学科建设是高校综合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基础建设,学科建设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集中体现,对提升办学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学院发展关系重大。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将继续坚持“建重、强优、扶特、创新”的学科建设工作方针,将学科建设作为带动学院办学实力全面提升的龙头,促进学院的繁荣稳定和跨越式发展。(一)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办学五十多年来,尤其是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学院借助两轮评估之机,不仅理清了定位、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还充分考虑地区资源优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走改造内涵以适应变化、扩大外延以适应发展的道路,来全面规划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学科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构较完整学院学科专业涵盖文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设有一级学科:艺术学、公共管理。设立的二级学科占艺术类学科的75%。学院设有19个本科专业37个专业方向,所设专业涵盖了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二十种艺术类专业的85%。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办学体系,成为新疆高等艺术教育领域中学科结构完整、布局合理、专业性最强的高校。“十一五”期间,为了强化口头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增设了表演专业的舞蹈表演方向和木卡姆与麦西莱甫研究方向,使学院的学科专业结构更为合理,特色更加鲜明。目前,学院专任教师中,共有教授18人,%;副教授68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76人,%。科研方面,近五年完成和在研科研项目7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23项;正式出版学术专著15部;发表论文756篇;科研促教学效果明显。,经不懈努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已成为了学院的显著特征和办学的优势。“十一五”期间,学院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特色才是立院之本,对如何才能更好地彰显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特色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利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少资源已经转化成为特色教材或素材进入到本科教学领域。与此同时,学院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还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实践教学,搭建实验教学平台,努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产生了一批实践性教学成果,从而使得特色优势更加明显。,提出了重点建设音乐学、美术学两大学科;优先发展戏剧戏曲学、舞蹈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三大学科,将戏剧戏曲学、舞蹈学建设成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完善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建设的分层次建设规划。几年来,学院按照分层次建设规划,加大了学科建设的力度,学科建设方面的工作已初见成效,整体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音乐学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成为自治区重点学科中唯一的艺术类学科。经过建设,该学科整体实力得到明显加强,科研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美术学、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等学科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学院整合学科专业结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学科成为了学科建设新的亮点。,音乐学、美术学学科专业经过5年多的连续投入和建设,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影响能力进一步扩大。戏剧戏曲学、舞蹈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随着建设步伐的加快,不仅办学基本条件、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在自治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影响力也逐步增强。(二)存在的不足我院目前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建成教学研究型综合性艺术大学的奋斗目标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
新疆艺术大学十二五期间学科专业专项建设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