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群疑---圣严法师著.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7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6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作者简历民国十九年(1930)生于江苏南通农村张氏民国三十二年(1943)出家于南通狼山广教寺昭和五十年(1975)日本东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 1977-1978年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兼大觉寺住持民国六十七年至七十六年(1978─1987)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民国六十七年起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七十年起华冈教授 1980创设美国纽约禅中心民国七十四年(1985)创立中华佛学研究所著作戒律学纲要(三版本社)比较宗教学(中华)世界佛教通史(三版本社) 中国佛教史概说(商务)明末中国佛教の研究(东京山喜房) 佛心(纽约法鼓)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正信的佛教、学佛知津、禅门修证指要、禅的生活、拈花微笑、明末佛教研究等(本社)三十五种。自序从体裁、目的与对象而言,这本《学佛群疑》是我在民国五十二、三年间所写《正信的佛教》的第二册。因为自从民国六十五年之后,该书即受到海内外的普遍欢迎。许多读过该书的人,不断地向我建议,盼我继续再写一本类似而探讨层面更广的书,我也觉得有此必要,经常希望静下心来,拟出一百个题目,写上十万个字,疏解、说明类似《正信的佛教》所解答而未曾解决的问题。由于事情太多,时间太少,加上多年来身体多病,所以未能如愿。到了民国七十六年春,有一位张鸣居士,每几个月都要附印《正信的佛教》一千及至五千册,分送结缘,同时也一再地敦请,要我赶快再写另一本《正信的佛教》。我却对他说:「我的体力不济,头脑迟钝,想不出问题,最好你能想出一百个题目让我解答。」我的本意,以为就此可以不了了之,想不到十天之后,他送来了几百个问题,写成厚厚的一叠。据说是向他信佛学佛的亲戚朋友们采访收集而来的。如果照他所提出的问题作答,每题大概只要用三、五句话或十来句话就可答完,那样的问答,可读性不会太高,所以我还是不想提笔。过了一个多月,张居士又来问我:「怎么还没看到问题的解答在《人生》刊出?」我说:「我正在考虑采取怎样的方式解答。」因此,我把那一大堆的问题交给当时《人生》的主编──果淳比丘,要他把问题分类集合成一个个的主题,一共理出了三十多条,果淳比丘帮忙想出了十多条,我自己也逐渐地发现了二十多条,这就是本书的内容。本书多半是由我利用若干时日的晨课之余,一边口述,一边由果淳比丘笔录。有一部分是在纽约,由一位正在电台服务的叶□小姐笔录,仅有少数几篇由我亲自执笔,故也断断续续地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在用字遣词方面,可能不甚统一,现在藉此汇辑成书的机会,仔细地重读了两遍,适度地予以润饰、补充、修正。本书的内容,既是知识学问的,更是生活和实用的。依据基本经论的观点,运用浅易通俗的文字,解答人人都想知道的实际问题。民国七十七年十月六日序于台北北投农禅寺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崇拜的民间信仰很不相同,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所谓三宝指的是佛、法、僧;所以称为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远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夺,受用无尽,非世间诸宝所能比。佛宝是指已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任何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十方诸佛,都是我们皈敬的对象。但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历史人物之中,成佛的,尚只有释迦牟尼一人。所谓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而我们所知的法宝是释迦牟尼所说的,因此称他为「本师释迦牟尼佛」。现在所见的法宝是指经、律、论的三藏教典以及祖师们的注解、语录,是指导我们如何修行而且必须修行的依准。所谓僧宝是指正在修学佛法,并且协助他人修学佛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人,是包括菩萨、罗汉以及凡夫僧尼。可是圣僧的菩萨与罗汉,凡夫见到也不认识;凡夫所接触的,多半是凡夫僧,因此,以人间的比丘、比丘尼为僧宝的中心。僧宝是老师,法宝是教材,佛宝是发明及发现教材的过来人。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否则仅信三宝之中的佛宝,那和盲目地迷信神鬼无异;仅信三宝中的法宝,则和一般的学者研究学问无异;仅信僧宝,则和普通人认乾爹、拜乾娘相似,那就不是佛教。所以皈依三宝,相当于学生到学校注册,是信佛学佛的开始。唯有注册之后,有了学籍,自己才承认是学校的学生,学校也接受你的上课;学生上课是义务,学校授课是责任。所以,皈依的仪式非常重要;又像夫妇结婚,官员就职,党员入党,都要经过宣誓和监誓等的行为,这表示慎重和肯定。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可以学佛,佛教不会把未皈依三宝的人指为魔鬼;但是未经皈依三宝仪式的人,在心理上,必定有所推托、踌躇、迟疑,遇到紧要关头,他们会说:「我还不是佛教徒,我还不需要遵照佛教的戒律来做。」比如:懈怠、放逸、邪淫、妄语、顺手牵羊等的恶业和恶习,他们会原谅自己,更不会防范于未然。如果皈依三宝后,自己会做自我的约束、警□和警策,也会受到同修及师僧等善知识的鼓励、督促、规劝,所以,在人格的升华,道心的增长,修持的努力等各方面都会进入正轨和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241 KB
  • 时间201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