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015年3月)根据《沙河口区“名校长工作室”工作方案》特制定本计划,以进一步形成工作室各学校合力,探索学校内涵发展和校长成长的新路子,使工作室学员的学校管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适度超前、育人为本、改革创新的原则,激发校长的开拓创新精神,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管理水平强,创新能力强的校长;努力提高工作室成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提高现代办学理念和组织管理能力;从学校特色建设与提升入手,努力打造特色学校和品牌学校,推动沙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二、工作理念培养个性化校长打造特色化学校三、工作室宗旨倾注校长成长,促进学校发展四、工作目标工作室将以学校管理为研究领域,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主旋律,以学校特色的建设与提升为研究课题。通过专家引领,课题研究,实践考察,学术交流,管艺切磋,互动提高的方式,使工作室成员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及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特色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呈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市、区范围内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1、打造自主进取,追求卓越的高效团队促进学习、合作分享,构建学习、研究、实践、和谐型工作室。2、创建优质多样、个性鲜明的学校特色促进特色学校的发展,每位学员均要创建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凸显的,力争创建特色学校,带动学校整体向优质化水平发展,形成各校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学校的办学水平大幅度提升,30%的学校走进市级先进行列,其余成为区级先进校。3、培养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校长提升校长的学习力,促进年轻校长形成独特的办学思想,并在市区有一定的影响力,20%以上的校长成为市级优秀校长,其余校长成为区级优秀校长,工作室学员要有1-2本书出版,每人至少发表论文3篇,争做专家型校长。五、具体工作措施——实施“一二三四”工程1、创建一个平台即创建学台,通过“1+N”的运作模式,建立一个高端研究、学台,对学员进行思想、教学、教育、管理的引领,实行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每位学员每天学习一小时,每个月读一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书籍,坚持写学和学习反思,每学期写一篇论文,工作室每月一次读书交流,每学期进行一次校长学习交流。2、推动两项研究一是推动学校特色的课题研究,二是推动网络在线的研讨。推动学校特色的课题研究,即聘请科研专家对学员进行学校特色建设的指导培训,并在市级立项,做好课题研究的系列工作。推动网络在线的研讨,即在沙区教育网开设工作室专属网页和每位学员的个人博客,展示工作室和学员的研究动态,加强互动交流。保持每月更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3、实施三维考察一是学员基地考察,二是异地工作室对接,三是主题参观学习。学员基地考察,即以提升办学质量和学校特色为主题,对学员基地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学习,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考察目的。异地工作室对接,即与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的1—2个名校长工作室结对,组织双方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学校发展。主题参观学习,即围绕“特色学校创建”等主题,组织学员进行四个层面的考察学习活动-------市、区先进学校(主要是考察第一
傅佩华校长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