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乐曲《百鸟朝凤》百鸟喧春春意浓-音乐论文唢呐乐曲《百鸟朝凤》百鸟喧春春意浓 《百鸟朝凤》是一首优秀的唢呐传统乐曲,它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浓郁的乡土韵味,繁复的演奏技巧和生动的鸟鸣描模,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童叟能详,蜚声中外且经久不衰的名曲。此曲早期流传于山东民间,乐曲旋律走向因地区或演奏者的不同而形成多种吹法,不过大多即兴发挥,无固定结构,篇幅可长可短,演奏可繁可减。曲中的间插段,除模拟百鸟啼啭外,鸡鸣鸭叫,犬吠马啸,甚至娃哭人笑等生活中的喧嚣声,也可随意加入。唢呐是我国富有民族特点的簧管乐器。据传,唢呐原来是古代波斯和阿拉伯一带的民间乐器,约八百多年前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现今的唢呐大小不一,常用的唢呐体形较小,有8个音孔,是民间吹打乐和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之一。作为独奏乐器,唢呐更有异常丰富的表现力。《百鸟朝凤》就是一首充分展示唢呐艺术魅力的优秀乐曲。凤,又称凤凰,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鸟王,凤凰象征吉祥和富贵。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并不是表现百鸟朝拜凤凰的神话故事,而是以奔放热情的旋律和用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欢腾情景,表现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抒发人们美好欢乐的心情。《百鸟朝凤》原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前身是《百鸟音》。使此曲走向中国和世界音乐舞台的是我国著名唢呐演奏家任同祥。任同祥生于山东嘉祥县农村的一个唢呐世家。他跟随前辈艺人到处吹奏,博采众长,唢呐吹奏越来越精,越来越妙。1953年,他删去了白鸟朝凤中间插段中与鸟鸣无关的模拟和变化不大的重复段落,使乐曲情绪和结构有所改善。同年他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奏此曲而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章。1955年,他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赴缅甸访问演出时,所演奏的《百鸟朝凤》,又荣获缅甸国家金质奖章。1975年,根据任同详演奏的几个不同录音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在征得演奏者同意后,按各段不同的音乐意境,分别标注了“山雀啼晓”、“春回大地”、“莺歌燕舞”、“林间嬉戏”、“百鸟朝凤”、“欢乐歌舞”、“凤凰展翅”、“并翅凌空”等八个段落小标题,使乐曲层次结构及音乐情趣对比更为紧凑与合理。整理后的《百鸟朝凤》在国内广泛流传,深受群众喜爱。经任同祥加工的《百鸟朝凤》,由舒展的慢板乐、稍快的快板乐、鸟叫(四段)、华彩乐句和快速尾声组成。乐曲开始,唢呐奏出舒展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前奏,其中
唢呐乐曲《百鸟朝凤》百鸟喧春春意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