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制度(部分)
王燕
课程介绍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患者转接制度
执行医嘱制度护理查对制度
跌倒坠床防范制度管道安全护理制度
压疮管理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工作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与安全隐患报告和处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本次讲课目的
总目标:使学员知晓医院的各种护理管理制度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子目标1:学员能说出本次讲课的制度名称
4. 能说出护理不良事件与安全隐患报告和处理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⑴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我院唯一标识的信息是患者的住院号和姓名。
⑵“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
⑶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实施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必须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⑷为患者实施任何护理操作前,实施者应请患者自己说出自己的姓名,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如无法回答需家属代为回答确认,同时核对床头卡。
⑸在重危患者转运及转科、全麻四类手术病人转运时使用重危患者转运交接单,认真识别患者身份;手术患者同时使用手术交接单,并按要求核对记录。
患者转接制度
对于患者在院内不同科室间的转运,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交接程序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一)患者转入、转出流程(附件1)
(二)重危患者的转运要求
:
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改变;★抽搐;★气管内插管;★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带有压力监测管;★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
,禁止转运:
心跳、呼吸停止;★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
:
准备氧气;★开通留置的静脉通路,对于大出血患者,应保持两路以上的静脉通路;★准备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护仪器(便携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应用充电微量注射泵,以保证连续给药;★型号合适的简易人工呼吸器。
,应通知接收部门,以确保接收部门获知病情,做好准备工作。
,联系好运送电梯,并熟知运送过程中能提供抢救设备的科室,以便患者转运途中就地抢救的需要。
,准时运送患者,确认患者及家属了解即将接收的检查项目及治疗。备好抢救用物,告知途中风险。备妥正确的资料、设备与药物,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必须由护士和医生一起转运。
、特殊管路和装置,骨折病人妥善固定,应特别交班,以确保安全。
,需维持其呼吸通畅,并将患者运送至最近楼层的病房寻求协助处理,同时通知上级医生。
,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给予持续评估及照护(随时观察患者意识状况、所有管路是否通畅、氧气量是否足够等)并完成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护理管理制度培训(上)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