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装定器 如玉花瓷——定窑牡丹纹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金装定器如玉花瓷——定窑牡丹纹饰-美术论文金装定器如玉花瓷——定窑牡丹纹饰 汤兆基定窑,宋代著名瓷窑。窑址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东燕川村、西燕川村,古属定州,故名。定窑始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停烧于元代。唐、五代以产黄釉、黄绿釉及褐绿釉碗、盆类器物为主,但以白瓷工艺最为突出,晚唐白瓷玉璧底碗为典型产品。早期定窑产品与邢窑所产极为相似,至五代定窑白瓷制作更趋精美,逐渐替代邢窑的地位。宋代定窑以生产白瓷为主,为宋代白瓷之冠。明曹昭《格古要论》:“定窑烧瓷,以宋宣和、政和年间最好。”定窑白瓷植物纹饰中,牡丹纹的艺术成就突出。定窑牡丹纹饰主要表现形式为刻花与印花,纹饰纹刻精细,线条清晰。同时也反映了印花脱模技术水平的高超。定窑镶釦工艺也有特色,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也解决了定瓷有芒的问题。定窑刻花技法丰富,有划花、刻花、剔花。通常各种不同的技法是综合应用的,故统称为刻花。综观定窑刻花牡丹纹饰,其超凡的艺术魅力,源于游刃有余的精湛技艺,刀锋入胎富有变化,刀刃直入线条则窄,斜入则宽;使力轻则刀迹浅,使力重则刀迹深,变化无穷,耐人寻味。综合技法的应用,使画面更生动,也更耐人寻味。定窑现存大件刻花牡丹纹饰的瓷器极少,仅见宋定窑白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现藏故宫博物院。梅瓶,瓷器瓶式之一,宋时称“经瓶”,为盛酒的用具。小口外卷,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瘦足,造型修长,挺秀,俏丽。明代之后称梅瓶。瓶肩部刻划菊瓣纹,瓶身刻划缠枝牡丹纹。下部刻划蕉叶纹。所刻牡丹纹刀法劲挺利爽,刻、划、剔兼用,深浅不同,宽窄各异,生动活泼,富有虚实变化,秀丽清逸的牡丹在柔润白地上高雅浮现,具有玉质的滋润。定窑所生产的瓷器,多为小型器物,如碗、盘、盒之类。如此大型的梅瓶是极为少见的,尤显珍贵。定窑碗、盘刻花牡丹纹,品种多数量大,是最具特色的产品。碗的敞口,盘的平底,这为牡丹纹饰纵情表现提供了方便,涌现许多经典图案,如一花式、两花式和多花式等,无论花朵多少,都能给人们艺术享受。一花式刻花,花多为丰满硕大。如北宋划花牡丹纹花式大碗,,,。口缘镶铜棱釦。碗内通壁与底,划刻一折枝牡丹,刀刃锐利,以直锋勾划出的线条,犹如国画中的铁线白描,细而有劲,圆匀流畅。画面一花独放,花朵硕大,约占碗面的一半,向上包合六片花瓣,向下展开两瓣,呈怒放态势,照耀酷烈;两片叶瓣伴侧,分布左右,舒展自若。展现丽景融晴,浮光起画的春光。两花式,则多佳丽姿态。北宋定窑划花牡丹纹折腰盘,,,。六瓣花口盘,敞口,折腰,小足。口镶铜棱釦。内外壁均划牡丹纹饰。外壁刻缠枝牡丹四朵。器内通壁与底面,刻划一折枝牡丹花大小两朵。大朵牡丹盛开,花瓣丰茂,由盘的底面展开,直至盘的边沿,花瓣正侧转折,姿态妖娆。大花的左侧划刻一朵蓓蕾,迎风摇曳。叶片疏朗,掩仰绰约。运刀娴熟,巧叠前后,每一花瓣的顶端边缘,有装饰性很强的圆形齿状的波纹,这是用特制的圆刃刀具押刻而成。瓣面部分巧用篦具波势划纹,更使花瓣波澜起伏。器内除了牡丹图之外,没有其它任何纹饰,仿佛一幅白牡丹,辞脂粉,临风起舞,纯洁画面展现眼前。北宋定窑划花牡丹花折沿盘,呈现的则是另外一种意境。,,。此盘牡丹为相对布局。盘面刻

金装定器 如玉花瓷——定窑牡丹纹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160 KB
  • 时间201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