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五章肺结核
4学时
考纲要求
临床表现、临床类型、实验室和X线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
讲授目的和要求
掌握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的关系,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痨药物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化疗方案,大咯血的处理
熟悉肺结核的X线特点及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病菌检查方法及临床重要性,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案例导入
病例:男性,18岁学生,近1月来因“备考”劳累后出现乏力、低热、盗汗、咳嗽、咯血,右上胸痛而就诊。查体:T39℃,右上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WBC ×109/L,,,胸片见右上肺大片状浓淡不均、密度增高阴影。
思考: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进一步检查?治疗方案?
概述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耐药菌的出现及扩展、HIV、控制规划的不完善导致全球结核病疫情明显上升,肺结核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
流行病学
(一) 世界结核病现状全球有1/3的人口既约20亿人感染了结核菌,发达国家50岁以上占大多数,而发展中国家小于50岁的结核发病率占3/4。每年发生新病人约800万,其中30万可能与HIV有关。全球现有结核病人200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者300万,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
流行病学
(二)我国结核病的现状
1,%,。主要表现城市疫情高于农村。
2,高肺结核患病率
3,% ,% ,初始耐多药率 % , 获得性耐多药率 %
4,死亡人数多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肺结核。
5,递降率低
6,中青年患病多
7,地区患病率差异大
8,实施DOTS项目的地区患病率低
结核分枝杆菌
包括有人型、牛型、非洲型、鼠型。人肺结核的致病菌90%以上为人型。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多形性
抗酸性
生长缓慢其增代时间为14~20小时,适宜生长温度37度。
抵抗力强
菌体结构复杂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1、传染源继发性肺结核患者
2、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3、易感人群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患者、慢性疾病患者、移居到城市的山区及农村居民。
人体对感染的反应性
1、免疫力
(1)、先天性的免疫力非特异性
(2)后天性免疫力在接种了卡介苗或者经结核感染后所获得的,具有特异性,能将入侵的结核菌杀死、包围、防止扩散,使病灶愈合。
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表现在淋巴细胞的致敏和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增强。先天和后天的免疫力对人体的保护是相对性的,如果机体的免疫力强,感染后也不发病,相反即便感染上的细菌数量不多,毒力不强,也可发病。
2、变态反应——Ⅳ型
结核菌入侵4~8周,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敏感反应称为变态反应。此时用结核菌素作皮肤试验,48~72小时局部组织可充血、水肿、大量T淋巴细胞侵润,呈阳性反应。
两者的关系:免疫力对机体起保护作用,变态反应常伴有组织的破坏,但对细菌也是不利的。Koch试验可说明。在免疫力低下时,结核病容易发生和发展。
肺结核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