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三农”工作2014年小结和
2015年计划
2014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建设“五大工程”、实施“五大战略”这一目标任务,以优化“三大农业经济带”为引领,打造“三大农业园区”,做大“三大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三大农产品品牌认证”,抓好“三个环节”,突出“三个抓手”,全力打造农业“六三发展”新坐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把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作为扶贫开发,富民增收的有效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2014年**月*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龙头企业 家;羊存栏 头;设施农业园区2个;培训农民 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人。
二、种植加工业发展状况
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县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沿黄低海拔区、半山区、高山区气候特点和温湿度差异等不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打造三大农业经济带,将园区建设、农产口加工、品牌认证、种养加囊括其中,形成了一县有三带,带带品不同的良好格局。
。
**镇农业示范园区作为这一产业带的示范区,囊括两大示范点,其中:
***示范点已建成温室大棚575亩、占地4亩的设施农业园区1座、1728平方米的智能育苗温室1座,新建鱼塘200亩、生态林200亩,,基本实现“户均一亩、收入翻番”目标;
南元农业科技示点按照“集体流转、统一建设、合作经营、民主管理”原则,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及北京中农嘉源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和专家论证,充分结合**县沿黄河农业产业带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编制了《**县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园区以综合管理服务和信息平台形成的金融流和信息流、科技研发和引进示范驱动科技要素集聚形成的科技流和人才流、农产品加工仓储和品牌打造形成的物质流为纽带,最终形成“创新平台+基地”的有机整体。目前,园区整合政府将补、项目整合、从山东**公司引资、村民自筹4种方式,整合资金5300余元,流转土地1100亩,建成冬暖式、春秋式大棚313座780亩,智能连栋温室5座78亩;配建150方沼液池3座、冷储保鲜库4000平方米、交易商务区3200平方米、,水井4眼,实现膜下滴灌全覆盖。园区与**沿黄隩滨观光大道相邻,交通便利。同时,由山东**及本地企业家共同组建一家农业公司为龙头,村委会组织362
户村民成立合作社分户承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园区采用农业物联网、无土栽培、立体栽培等先进技术,从晾晒冷储交易一体设施功能复合利用,滴灌水肥、沼肥、生物微肥、有机硒肥追施技术复合应用,鱼菜共生等方面全方位示范,着力打造果蔬优良品种展示及关键技术试验基地、特色林果良种展示及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它必将成为引领示范、辐射带动晋陕蒙沿黄河**地带集绿色农产品生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资源循环、生态保护、文化展示、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具有晋、陕、蒙文化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设施农业带还涵盖冰河饮料有限公司,其“惠宾”牌海红果汁已取得“QS”认证;楼子营香山酒厂,“西口河”酒
县2014年三农工作小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