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央银行独立性通货膨胀研究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研究论文摘要: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讨论,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在分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我国通货膨胀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建议。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通货膨胀;建议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由于中央银行对危机治理显得束手无策,致使人们对中央银行的信心大减,其独立性地位随之削弱。在20世纪7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出现了滞胀的局面,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于是在学术界再度展开了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讨论,对这一问题的激烈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理论上中央银行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的理论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后,理论界开始将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并进行系统论证。当时,人们在分析经济生活中的滞胀现象时发现,虽然各国中央银行都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或目标之一,但现实中货币政策总是经常发生偏离稳定物价目标的现象。对于这种偏差,人们普遍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较高要比中央银行直接受政府控制的国家低一些,其理论依据是大部分人认为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可以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而在讨论中经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是货币政策的时间非一致性,例如假定决策当局实施货币政策主要是选择一个最优的通货膨胀率,那么事前最优通货膨胀率在执行时并不是最优的决策。在对于这种通货膨胀偏差以及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研究之后,两种解释通货膨胀偏差形成的理论——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和动态不一致性理论相继出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作为解决通货膨胀偏差问题的理论越来越受到关注。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从经济独立性看,《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提供贷款。从而改变了已往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的出纳和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的局面,经济独立性有所增强。从行政地位来看,中国人民银行是隶属于国务院的一个部级机关,这与美国、德行于欧盟委员会的欧洲中央银行相比,其法律地位是有差距的。从政策独立性看,法律规定的中国人民银行职责表述为“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这实际上是赋予了中央银行的多重目标。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方面仍受到政府的较大限制。在货币政策操作中,中国人民银行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定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执行权,最终决策权则属于国务院。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状况分析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四次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见图1)。2001年以来,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带来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外汇供给持续大于需求,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和执行强制结售汇制度,中央银行不得不大量购入外汇,基础货币则被动投放,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在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影响下,大量国际资本通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流入中国,兑换成人民币后形成强大的购买力,先是推动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大幅上升,继而又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2007年物价涨幅从年初的2%上升到年底的%,全年达到%。2008年上半年物价涨幅达8%左右。数据来源

中央银行独立性通货膨胀研究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