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田中又向天皇上奏了《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的秘密奏折,明确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扩张总战略蓝图。中国:国共十年内战。国际:世界大国、大国集团和国际组织多采取“不干涉”的绥靖政策,从而在客观上起到了放纵日本对中国侵略的作用。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年5月,冯玉祥,吉鸿昌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3年11月,福建事变。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国民党内爱国人士李济深、陈铭枢等发动福建事变。此前,第十九路军代表同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代表签署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9日,北平,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全面抗日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1936年5月,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解决的基本方针。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8月13日,上海,八一三事变。日军企图“三月亡华”。 1937年8月--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企图。 1937年9月,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取得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1937年11月20日,中华民国政府立即宣布将首都和所有政府机构由南京迁往陪都重庆,而军事作战中心则是先迁往武汉直到武汉会战后再迁往陪都重庆。 1937年12月13日侵占南京,南京大屠杀。 1938年2月,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以毙伤日军一万多人的战果成为中华民国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1938年8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在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伤亡40万人,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迎来了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日军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主张与日本媾和的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1938年12月29日在越南发表“艳电”响应近卫声明,提出与日本“恢复和平”。作为当时中国的第二号人物,汪精卫在战争最为紧张之时的这番言论,被视作公开的叛国投降,中国抗战的士气受到巨大打击。1939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召开临时紧急会议,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并撤销其一切职务。之后发生“河内刺汪案”,蒋介石派出特务企图暗杀汪精卫不果。这使得汪精卫彻底投向日本,并于5月在上海与日方开展秘密谈判,年底秘密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1940年,汪精卫在日本的保护下来到南京,以“还都”的名义于3月30日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940年5月-6月,枣宜会战。在这场危及战时陪都重庆的战役中,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司令张自忠将军殉国。 1940年8月--12月,百团大战,。 1941年12月9日,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向德、意、日宣战。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开会,通过《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豫湘桂会战的大溃败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首脑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应对日宣战。中国没有被邀请参加。由于美英是以牺牲中国的主权,来换取苏联对日出兵的条件,也被称为远东慕尼黑阴谋。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3天后又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苏联红军也根据《雅尔达密约》,在8月8日
东北抗日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