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企业开展精准扶贫情况汇报.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襄大集团开展精准扶贫情况汇报“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水者怀其源”,多年来,襄大集团富企不忘富民,积极响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工商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全力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公益项目扶贫工作。一、公益项目扶贫,铺就致富路。至公司建立以来,公司先后在多处“老少边穷”地区建立养殖基地项目,在建立养殖基地项目的同时,必先投资相当数额的资金硬化项目所在地的主要交通道路。历年来,先后投资500万元帮助乡镇修建“村村通”公路,为偏远山区的农民进城务工、子女上学、农副产品销售开辟了绿色通道。二、特色产业扶贫,先富带后富。公司领导层根据企业全产业链特点和宜城现状,决定实行“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经营模式,要做好这一工作,首先必须以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为切入点,以保护价格与农民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将农村种植业户的粮食收购加工成饲料,然后再将饲料和种禽苗供应给农村养殖户,等鸡鸭鱼猪长大销售时再由养殖户归还饲料款,这样既能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又能有效促进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为此,襄大集团先后成立畜禽放养公司并与畜牧局联合成立“宜城市养鸡协会”、“宜城市养猪协会”,通过以“公司+农户+市场”的网格建设和辐射带动,在宜城及周边县市发展10000余家养殖大户,对养殖户实行包供苗、包供料、包技术支持、包产品回收“一条龙”服务,从而带动一部分人脱贫致富;几年来,通过产业扶贫,先后带动10万余人从事种植业,1万多农户从事养殖业;2011年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科学种养加示范引领,在孔湾镇台子岗等村成功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精准扶贫模式,当年该村养殖收入80万元,较往年增加63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5000元。三、劳务吸纳扶贫,留守也春天。襄大集团旗下几十家大小分公司都与“农”字沾边,5000多人的集团公司,90%以上都是当地农民工。企业带动从事肉鸡放养的农户达1万多家,从事养猪农户达1万多家,从事种植户达2万多家,按每户3人计算,直接带动40多万农民工增收致富,为推动地方经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实打实的贡献。在与“农”不沾边的工业,襄大集团同样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原湖北鄂西化工厂因经营不善,于2014年3月被迫停产,在企业和员工陷入困难之际,是襄大人托起了他们的希望。2015年4月,鄂西化工厂被襄大收购后,迅速投入资金扩大再生产,使1200余名工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让这家昔日央企重新焕发了生机。近年来,襄大先后吸纳1300多名大学生到襄大基地实习就业,而这些实习生中,大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安置3500多名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四、技术培训扶贫;鱼渔两相授。襄大农牧坚持“以科技引领企业,以企业带动基地,以基地推动产业”的发展战略,努力营造“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体制,为了帮助农民尽快增收致富,也为了企业与农户利益对接,及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调动农民种植、养殖积极性,为此公司成立了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常进村入户,手把手地传授养殖技术和疾病诊断方法,及时帮助解决各养殖基地和农户的技术难题。近年来,襄大集团开展免费培训达10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50多万份。此外,还根据各个村的实际情况,对掌握一定科技知识和养殖技术的农户,开展订单养殖,将养殖户的鸡棚猪舍变成公司的“车间场房”,使养殖户在离土不

企业开展精准扶贫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8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