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年末随想今天是2012年的一月日,旧历的大年还有天,又一次站在新旧交替的时刻,我们又一次坐在一起,对过往一一盘点。我还记得以前这个时候,我坐在这里有板有眼地读我写的规规矩矩的总结,大家还要耐着性子听着。今天我想换一种方式,说一说我这一年里的收获。业务方面,我专门写了一分总结,一会上交。这里,我想和大家唠唠人到中年后的人生感受:这一年里,我最大的收获是幸福的感觉越来越强了。昨天晚上,我一直在想,我的幸福感来源于什么,我总结了这么几条,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子。我们共同来提升幸福指数。一把追求生活情趣做为自己的第一生活目标。前些日子,我读到一份很有意思的报告,报告中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人实现自我的动力各不相同,国人最大的生活动力是对子女发展的期望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人际优势、追求一生平安、尽力做好本分、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贡献,分别位列第三至八位,第九项才是追求生活情趣。这个数据意味深长。我们对子女的期望、个人事业的追求、健康的保障、建功立业的梦想,固然重要,但这些都是生活中沉甸甸的重量,所以追求生活情趣这个指标或者可以让我们举重若轻。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生活情趣究竟是一种奢侈品,还是一种必需品呢?近一两年,我越来越觉得生活情趣是一种必需品,我几乎把它排在第一位。所以我的幸福感增强了。二时常做些无用的事。就是用一种悠闲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多一些闲情雅致。当然这绝不是让我们拿出大把时光去浪掷,也不是让我们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是要让大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丢失自己。我在空间里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一位公差,押解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什么人呢?是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路途很远,负责任的公差每天早晨醒来,都要清点身边的几样东西。第一样是包袱,他跟和尚的盘缠、寒衣都在里面,当然不能丢;第二样是公文,只有将这份公文交到京师才算完成任务;第三样是押解的和尚;第四样是自己。公差每天早晨都要清点一遍,包袱还在,公文还在,和尚还在,我自己也还在,这才开始上路出发。日复一日,偏僻的小路上经常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行走,很是寂寞,免不了闲聊几句。久而久之,彼此互相照应,关系越来越像朋友了。有一天,风雨交加,饥寒交迫,两人赶过了路,只得投宿到一个破庙里。和尚对公差说,不远处有个集市,我去给你打点儿酒,今天好好放松一下。公差有些松懈,就给和尚打开了枷锁,让他独自去打酒。和尚打酒回来,还买了不少下酒菜。公差喝得酩酊大醉,酣酣地睡去了。和尚一看,机会终于来了。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刚刚买来的剃刀,嗖嗖嗖,就将公差的头剃光了。然后,他将公差的衣服扒下来,自己换上,又将自己的僧袍裹在公差身上,连夜逃走了。公差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醒来后,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准备清点东西,继续赶路。一摸手边的包袱,包袱还在;再看公文,公文也在;找和尚,和尚找不着了。公差挠头,和尚哪儿去了呢?呃?头是光的。低头再一看,身上穿着僧袍,恍然大悟,原来和尚也在。前面三样都在,第四样就该找自己了。公差又在庙里四处找,怎么也找不着自己,心里就纳闷儿了,和尚还在,我到哪儿去了?这个故事放在今天来解读,显得格外有意味。包袱是什么?是我们每个人的物质生活。物质生活的改善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它不会丢。公文是什么?公文
年末随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