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季氏将伐颛臾.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关于孔子
孔子,名,字,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拥护封建制度,其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仲尼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全书记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是语录体。它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宋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当代,不仅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成立了孔子研究机构。20世纪80年代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巴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可见《论语》的地位之高,影响之深、之大。
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宋)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
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法国巴黎宣言
背景简介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微。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第一段
于:引出动作对象,不译。
有事:指用兵。
无乃……与:表推测的句式。恐怕……吧?
尔是过:宾语前置,即“过尔”;是,代词,复指“尔”,提宾的标志;过,动词,责备。
以为:即“以之为”,让他担任。
是……也:判断句,这是……。
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呢?
解释重点字词句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季氏将要攻打颛臾。冉求、季路去拜见孔子,说:“季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了。”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颛臾,过去先代的国君曾经让他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而且(它)处在(鲁国的)国境之内了,这是鲁国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第一段
翻译
对于“季氏将伐颛臾”一事,孔子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
先王以为东蒙主
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
孔子坚决反对讨伐,对二人当面斥责。
(1)求!无乃尔是过与?
(2)何以伐为?
态度
理由
——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第二段
陈力就列:能施展才能的,就担任职务。
止:停止,这里是不要做官的意思。
将:又,且。
焉:哪里,怎么。
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过:错,错误。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词结构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是……与:这是……呢?
解释重点字词句

季氏将伐颛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