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蒹葭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经》之《蒹葭》教学片段及反思教学片段:片段一:听读课文,感受音韵美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去感受那一份浅浅淡淡的哀伤。配小提琴《在水一方》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老师点评,师:请同学们自读,找出你认为音韵美的几个方面(生读后发言)生(1)大都是四言的语句形式,读起来很整齐,朗读时采用“二/二”拍,有节奏感;生(2)作品押韵:第一节押“ang”韵,第二节和第三小节押“i”韵;生(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生(4)开头都运用“蒹葭……,白露……”教师点评:对,这就是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方法,这样让我们读起来更有节奏感,更有音韵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重章叠句”的内容。(教师做知识穿插)片段二: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②、在同学们的眼中,这个季节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③、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生:时间是秋季的早晨,而且是深秋师:依据呢?生:白露为霜可以说明是深秋,而白露未晞、白露未已都足以证明是清晨。师: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生: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生: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生:生: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师:是的,秋天不仅让人感觉到悲凉,同时又带给诗人无尽的思念。那么在这样一个季节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又写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芦苇——丛生茂密。白露秋霜——洁白,晶莹。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④、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学生回答:营造了一个清冷、孤寂、凄美、迷离„„的意境。(氛围、境界)2、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屏显词语: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晓雾。)注意:只写景,不写人。(老师出示示例)示例: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自己创作):(1)、学生自己写。(2)、请学生读自己所写的内容。生1:秋天早晨,浓雾尚未散去,芦苇上的白雾还未干,河畔道路上一片芦苇随风村落,烟云聚拢,秋水荡漾。师: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呀!把掌声送给他生2:秋天的早晨,朦朦的白雾还没有完全消散,茂盛的芦苇随着微风轻轻摆动,清冷的河水之上薄雾朦胧。师:真好,不过我想请大家给你换个词,芦苇轻轻摆动,这个“摆动”我们把他换一个什么词比较好呢,更生动呢?生齐:摇曳师:是呀,换上摇曳更有诗意了。生3:晚秋的清晨,露落霜凝,秋风瑟瑟,晓雾笼罩着河畔道路旁茫茫的秋水。师:这个意境太美了,能不能再有感情地读一下,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生再读,学生跟读。这是初中学生首次接触诗经,由于诗经运用简单的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看懂的,一咏三叹的慢板吟唱使诗经极适合诵读。我用一首优美的《在水一方》设置情景导入,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歌词就是改变自诗经《蒹葭》,铺垫了学习这诗的氛围。接着通过五品蒹葭,从诗歌的音韵美到画面、人性美、主题美以及诗意美层层深入剖析。一品诗歌的音韵美,主

蒹葭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