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2004年3月
公共经济学概论与主要内容
公共经济学的概念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本课程的结构体系
公共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 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2.. 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3. 与财政学的关系
4. 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
福利与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
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
稳定原则,稳定物价,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条件
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这就达到了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称为“帕累托条件”。
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这成为帕累托改进。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在完全竞争市场达到一般均衡时,帕累托最优的三个边际条件都得到满足,因此,这时整个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
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
1. 消费品的最优配置,任何两种商品的消费边际替代率,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
2. 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所使用的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3. 生产与消费的最优关系,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边际转换率。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禀赋分配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
分析了市场均衡、帕累托最优与财富分配的关系。
在若干假设下,任何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都可以通过适当选定的收入分配方案,由市场的竞争均衡来加以实现。
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的实现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对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是必要的。
经济人假设或理性假设
无公共物品,经济利益的可分性与所有权的确定性。所有权的确定性要求具有排他性、继承性与可转让性。
无外部效应
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市场失灵的原因
不完全竞争与低效率
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
公共物品的效率问题
无市场,薄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
偏好不合理,干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信息不完全,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
市场失灵的表现
竞争失效,资源配置不合理,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公共物品提供不足
负外部性带来的社会问题
市场的不完全,许多产品无法提供或无法充分提供
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
收入分配问题。
公平
公平的概念
市场确定的收入分配
公共选择中的公平
公平的衡量: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