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阅读中感悟品出语文的“味道”.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阅读中感悟品出语文的“味道”摘要:所谓的“语文的味道”就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感”,一种“整体直觉”,一种美好的精神境界。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我们试图利用语文实践的教与学,探索一条阅读教学之道,以达到让学生在阅读中有独特的体验,品出语文的“味道”。关键词:阅读品析感悟“味道”中图分类号::C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140-02记得曾经在《小学语文教师》中见过“语文的味道”一词,笔者觉得特别新鲜,于是继续往下读,原来这种“味儿”就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感”,一种“整体直觉”,一种精神上美丽的相遇。这种“味道”,或表现在“咬文嚼字”中美好的“味蕾”体验,或表现在学生动情的朗读声中;或体现在教师入情入境地讲课中;或体现在学生课堂智慧对话中;或体现在笔尖文如泉涌地流淌中……不同的课文,语文的“味道”各不相同。有的如春雨,细细的、柔柔的,让人不知不觉沉浸在其中;有的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着无数的好词,佳句,闪亮眼球;有的如“彩虹”,给人带来绚丽的色彩和美好的体验;有的如“清茶”,平淡之中见真情……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我们试图利用语文实践的教与学,探索一条阅读教学之道,以达到让学生在阅读中有独特的体验,品出语文的“味道”来。1情景导入,初见文本,书声朗朗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够被吸引的课堂学习中,对于学习新课文来说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堂初始,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导入,或是利用音频、视频,或是教师生动地讲述,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精神上的充分准备。,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初见文本,学生都会比较新鲜,此时是读书的好时机,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宋代教育家朱熹提出:“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颂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因此让学生大声朗读,遇到生字新词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初识的美好便是以朗读“结缘”。,相互正音,读通句子在初读课文时,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朗读课文,但有些错误之处自己可能都没有发现。这时小组合作就可以弥补个人自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字音问题和句子多字、少字,破词破句等现象。比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时,在学生自由朗读后,可以设计小组合作读的知道提纲:(1)在小组里读课文,一人一段,互相纠正字音。(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再读,说说喜欢的原因。设计意图:一人读一段,可以让学生在互相倾听的过程中,找出错音互相纠错,对于句子朗读时有多字少字、停顿错误等及时找出纠正。找自己喜欢的部分朗读,是在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中提出自己的喜好,这样为进一步指导学生感悟文本情感做好铺垫。初见的情感往往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应该要先摸清学生的情感动向,以便课堂上随机应变。2多层次阅读,走入文本,“品词赏句”优美的课文可以“以读代讲”,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出语文的“味道”。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或是写景色,或是写任务,大多语言优美,情感细腻,适合朗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跟着作者一起走进文本,跟着文本一起去亲近大自然,领略语言文字带来的色彩美、韵律美,在不断的朗读中体味文本的意境之美,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之美。这些美好的感受,不是教师的语言可以代替的,

在阅读中感悟品出语文的“味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资料分享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19-05-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