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是以生活性、实践性作为载体。所以,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赋予思想品德教学以生命力的活力,从而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对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加以重视。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66-0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思想品德课堂,才能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此,笔者就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把初中思想品德的新课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在教“学会与父母沟通”这一课时,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了英雄母亲花花的举动,,学生在观察狗母对狗子的行为中体会家长与自己的相处,看完视频后,让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的各种烦恼,再把他们的家长请进课堂讲述家长的烦恼,然后再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寻找他们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并在家长与学生互动的基础上讨论如何与家长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再如,在教学《顺境与逆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一场辩论赛。老师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让一个学生当主持人自己来做评委。在经过激励的辩论之后学生能很好的理解生活中顺境和逆境,并且他们通过辩论和结合所学的知识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的方式,有效的将生活中的另一个画面呈现在课堂上,学习在有效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因为生活是初中学生实现品德修养和自身发展的重要实践平台,也是其获得力量的重要源泉。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生活场景的手段,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可感,就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体验意识,将中学生内在的情感积淀激发出来,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达到“明理、启思、慎行、悟德”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乐于劳动,善于劳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组织学生参与街道的打扫,让他们在劳动中体会到清洁工阿姨们的艰辛,但在看到自己打扫干净的街道时,内心却有着无法言表的愉悦和自豪。这样的实践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多么光荣的事。在此基础上,通过这种生活化场景的设置与再现,学生犹如走进了现实的生活环境之中,
学生可以在体验中学习、探索和感知,实现了自我教育的内化发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效率。
三、社会实践活动生活化
美国教育教学中有一句话很流行,这句话就是:“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ftnqws01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