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生活性、实践性的课程,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赋予思想品德教学以生命力,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生活性、实践性的课程,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赋予思想品德教学以生命力,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那么如何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真正起到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良好的人格,本人认为应该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达到知行统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源于生活、学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思想品德课系统教学与生活的随机教育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光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采取多种随机教学形式。思想品德教育忌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喋喋不休,苦口婆心,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来充当课堂的主角。教师可以开展故事、游戏活动,激发学习情趣;可以适时开展辨析、讨论活动,深化道德熟悉;可以开展移情、表演活动,丰富道德情感;可以开展操作、事件活动,指导道德行为。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官受更大冲击,更为直接地了解事情的发生过程,从而轻轻松松明白事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学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知道的东西远远超过我们所想象的,教师真的要好好向学生学习,一定要把学生这一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程,而且让课程包含许多学生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同时,学生生活于群体之中,相互之间不断地影响,有时这种影响力之大要远远超过教师的说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为课程资源。学生的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资源去开发呢?首先,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就是教学的起点;其次,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学生之间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引导得好,学生可以共享差异,取长补短,进而丰富和拓展自己。另外,我们在开发学生资源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新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现有的学习和生活。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谈体验,这往往比老师的说教更为深刻,更能打动学生的情感。
二、营造相互尊重的氛围,构建共同生活的课堂
课堂教学氛围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心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对师生的人生态度都有重大影响。思想品德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感悟,并加以践行。这就要求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要与学生平等对话,激发学生的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