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兴趣教案4篇小学美术兴趣教案篇一: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 1、培养环保意识,增进爱鸟、护鸟的情感。 2、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以及鸟巢的构造。 3、想象鸟类的生活,围绕主题构思画面的能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观看图像资料并讨论提问:鸟类是怎样筑巢的?采集什么原料?有什么功能?怎样筑巢?鸟巢是做什么用的?它是什么形状的? 2、作画提示⑴首先设计一至两棵大树。剪出粗壮的树干,上面再剪些树枝,中间放置搭建的鸟巢。⑵想象小鸟在鸟巢里的生活。正在孵化的鸟蛋;幼鸟在等待食物;小鸟在一起玩耍;鸟妈妈正在喂食幼鸟?? ⑶最后,将树林周围的环境再添加完整。⑷鼓励儿童大胆选用颜色表现,不要局限用固有色表现。⑸注意画面内容、形式的完整性。 3、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 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1、通过观察,认识和表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通过色彩对比,表现物体与背景的关系。小学美术兴趣教案篇二:美术兴趣小组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 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2)(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 1、导入。(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 2、欣赏评析。(1)想一想。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 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 (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颜色来装扮,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同时板书) 现在,我们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通过哪些要素产生的。那么,如果要我们画一副表现节日气氛的画,我们应该怎样来画呢?(冷暖色与人心情有关。) 3、活动表现。(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加以个别指导。 5、作业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婚庆录像、红绸带。教学过程 1、内容回顾。(1)回想上节课的内容:喜庆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装饰:灯、绸、中国结等。 2、设计情景,展开教学。(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2)播放剪喜字的录像,看后分析一下录像中的重点、步骤及拓展点。(3)帮忙帮到底,顺便帮朋友设计一个新房。(4)如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
小学美术兴趣教案4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