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旨在了解信用关系的产生与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理解信用的本质,掌握信用的表现形式及各类信用工具,分析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借贷资本的本质特征; 2、信用的表现形式及信用工具; 3、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是指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条件下,以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的形式所体现的一种经济关系,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方式。一、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1、信用产生的最基本前提条件2、信用产生的基础是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3、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关系:高利贷信用4、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关系:借贷资本二、高利贷信用(一)产生和发展高利贷是以高额利息为目的的放贷,这种信用的标的物是高利贷资本。1、产生的历史条件①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部分产品已转化为商品;②货币已经出现,其支付职能已有一定发展; ③商业从其他部门中分离出来。 2、发展与商业的发展,尤其是和货币经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二)本质特征①高利息; ②多用于消费和支付债务; ③贷款范围和数量极为有限。三、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为获取利息而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资本。是一种特殊商品。(一)特征1、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①具有一般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②具有相似商品的价格形式。2、区别于一般商品的特征:①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②具有特殊的转让形式;③具有特殊的价格形式。(二)特殊运动形式G——G’G—G—W…P…W’—G’—G’双重回流,双重支付(三)来源1、供应的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2、循环中产业资本的闲置;3、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转化而来。(四)借贷资本的运用主要有两种形式:贷款和投资§3—2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一、信用形式(一)商业信用 1、概念:是指企业之间用赊帐和预付的方式买卖商品时提供的信用。 2、特征①信用主体限于企业;②信用对象是商业资本; ③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运动是一致的。④是一种直接信用。3、局限性①规模上有限; ②方向上受限;③期限上局限性。(二)银行信用1、概念是指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2、特征①信用主体不限于企业;②信用对象是货币资本;③与产业资本相脱离;④是一种间接信用。
信用与信用工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