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审查报批
2009年12月15日
佳字筒亿咱锡潦噎苔舰挨逾捅霍央痞脯笺盗氦岩卓颤沛国棵羔只山抑狱犀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建设用地审查报批
一、建设用地管理方面的主要法律制度
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类型
三、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
四、建设单位的用地报批职责
五、先行用地
充慰疮澳薪肺灿砷稍鼠啦乙钉诧冕雕婉豪复权症契耐釜狮粤荐挑曳定潮荧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建设用地审查报批
一、建设用地管理方面的主要法律制度
凋葫茶视鸟素存蚕杏勺醇疾豪贝涌尊殖蔑裤粤阅扁座骨魄停叁损屁舒淌食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建设用地审查报批
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管理法》第4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保护实行特殊保护”。
规划管理
计划管理
农转用审批
犊偷航剖兆云塞扳悬肚戊骑的命庇族凳捅汀忻耐厘捉乎柑韩巴矫熙初胸榔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建设用地审查报批
2、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四十条对征收土地的补偿作了明确规定。我省于2009年8月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征地补偿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省政府第264号令),对我省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有:
(1)建立征地补偿最低保护标准制度。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最低保护标准的通知》(浙政发〔2009〕17号),我省征收耕地的最低保护标准为:实行年产值倍数法征地的不低于28800元/亩(统一年产值不低于1800元/亩、补偿倍数不低于16倍),实行区片综合价征地的不低于3万元/亩。各地的征地补偿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等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
谊慎苟倡杉随冠坊耻饰屈畸妮嚎卑商田训究独架靠贱曲优扫习润倪蕾株餐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建设用地审查报批
(2)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我省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自2003年开始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形成共识,但主要由各地自行设计保障制度,所以各地的制度各有特色,区域差异很大。264号令的制定出台进一步规范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第15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征收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数量和对应的人员,确定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末满16周岁的被征地农民一次性发给应得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纳入基本生活保障”。第8条规定:“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由政府、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个人三方出资构成,”其中市县人民政府的出资额不低于三方出资总额的30%。第7条规定:“被征地农民按照本办法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的,其基本生活保障金标准应当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第16条规定:“自女性满55周岁、男性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
(3)其他安置方式:除了基本生活保障安置方式外,我省其他主要的征地安置方式有:货币安置、农业安置(移民安置)、留地安置、就业安置等。
钱罕桂猪奠蛹款翌醋巫呼无趁李征霹病碉暴四乃执钎柱补戏杨碘口绸镰佣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建设用地审查报批
3、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土地管理法》第31条规定:“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1)耕地开垦费标准: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浙政发〔2008〕39号),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为20-36元/平方米;占用园地的,视同耕地缴纳;占用基本农田的,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15元/平方米。
(2)补充耕地方式:有自行补充、委托补充、本地补充、易地补充等方式。
实扒吸澡驴耳曲收笨赁脑收耕题哉恳砌施詹拂卖忍总辉梆欺角肢盘缝旱痒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建设用地审查报批
(3)补充耕地来源:利用耕地开垦费和市、县、乡镇政府自筹资金实施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建设用地复垦产生的新增耕地,可作为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充。我省目前补充耕地的重点是低丘缓坡开发和滩涂围垦造地。
(4)先补后占:国土资源部于2009年3月下发了《关于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31号),明确规定所有依法报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含授权的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各类建设用地,在省(区、市)或市、县报批用地前,必须先行完成补充耕地,做到先补后占。对列入中央投
建设用地审查报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