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子票据引领商业票据的未来.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电子票据引领商业票据的未来
内容摘要: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商业票据业务已跨入电子化时代,全新电子化的风控机制大为降低了票据业务中的操作风险,但同时也对银行票据业务原有的风控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商业汇票的运用,将对我国全社会融资结构的未来发展及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9年10月28日人民银行建设的中国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商业票据业务开始跨入电子化时代,是我国票据业务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经过一年多时期运行,电子商业汇票已凸现出其电子化的优势,并将对我国全社会融资结构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创建了信用环境
1. 发展商业票据,需要信用环境支持
商业票据通常是指包括中短期票据、商业汇票、公司债等以商业信用为背景的直接融资工具,一个国家商业票据的发达程度,代表了这个国家信用环境的完善程度。美国银行业贷款占比为50%左右,而商业票据占比则达30%;我国央行自2002年三季度始在每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国内金融市场融资结构表显示,我国银行业贷款在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通常达80~90%,而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在内的商业票据仅占10%;假设每家商业银行对每个借款人的授信乃至每笔授信交易都是审慎的,并且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贷款投放,从微观层面看或许是理性的选择;但从宏观角度看,整个银行业竞争的结果却是形成了一份全社会资产负债率高达80%的合并报表,如此的社会融资结构对国内银行业构成了一种长期的、潜在的风险,显然是不理性的。因此,央行始终把加快推进直接融资,发展商业票据融资作为一项决策目标,陆续推出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超短融资券等商业票据,并为支持商业信用工具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而发展商业票据,更关键的是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商业信用环境。
2.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可体现小企业信用价值3. 银行保证功能可促进电子商业汇票的流通
为支持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签发与流转,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设置了银行保证的票据行为,当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转让过程中遇后手因对前手和承兑人的资信状况不了解而拒收时,前手可请其授信银行为该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提供“保证”,使该项商业票据增级为银行信用;出票人运用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可以扩大其信用价值的影响,节约其在银行的授信额度和承兑费用;银行为票据关系人提供“保证”,其授信风险等同于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或商业承兑汇票的“保贴”,并可增加“

电子票据引领商业票据的未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ndfrs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