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33例的护理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1临床资料
200405/200706共收治有自主呼吸的呼吸衰竭患者33(男26,女7)例,年龄36~71()岁,其中Ⅰ型呼吸衰竭25例,Ⅱ型呼吸衰竭8例. 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24例,肺间质纤维化3例,肺炎(包括吸入性肺炎)、晚期肺癌、干燥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风心病、结节病各1例. 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21例,高血压病2~3级和肾功能不全各3例,Ⅱ型糖尿病和ARDS各2例,脑血管后遗症和伴气胸各1例. 所有病例均在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治疗时予以鼻导管吸氧,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例呼吸微弱,神志不清的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联用呼吸兴奋剂. 如果症状不改善,呼吸衰竭未纠正,则选用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BiPAP),监测心电、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连接好呼吸机的管路,带面罩,初始吸气压力(IPAP) 8 cmH2O,呼气压力(EPAP) 4 cmH2O,据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逐渐增加IPAP 10~20 cmH2O, EPAP 4~8 cmH2O,吸氧浓度35%~40%,重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将吸氧浓度(FiO2)先升至50%~80%,IPAP升至20~30 cmH2O,待PO2>40 mmHg, PCO2<60 mmHg,SPO2>90%,再逐渐降低FiO2和IPAP, FiO2最好维持在35%长期使用. 33例呼吸衰竭患者行NIPPV后,治愈9例(%),好转11例(%),自动放弃8例(%),死亡5例(%). 其中先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好转后改为NIPPV 4例(1
%). 呼吸衰竭患者中5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2讨论
室内的温度、湿度及新鲜的空气对呼吸衰竭患者甚为重要,室温应保持在20~25℃,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鼻、口黏膜无干燥感为宜,并定期开窗通风,防止交叉感染. 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可减轻由于呼吸道黏膜炎症所致的水肿、痉挛,改善肺泡通气,减轻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尤其缺氧可危及生命,治疗呼吸衰竭首先是纠正缺氧状况,但肺心病患者氧气治疗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使病情恶化. 常规要更换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同时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 呼吸衰竭的急救和治疗护理是多方面的,与其他并发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呼吸衰竭存在的同时也存在多种并发症[1-2]. 护理人员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细致观察患者,精心护理是减少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33例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