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有效型的一些思考心得体会.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心得体会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心得体会
苏晓明
一、设计要符合新课程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对原有地理课程的更新主要不是在地理内容上,而是在课程理念上。同样的地理内容,课程理念不同则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目标明确清晰;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方法优化组合;地理课程标准讲究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提升到教学目标之中,要求针对课程内容,依据课程理念,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体现教学过程和师生互助。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的优化讲究的是切实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效益和效率就会得到兼顾提高。
二、内容要突出学科特色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做到富有成效,必须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高中地理课程虽然是系统地理,但也要突出空间性,揭示空间规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形成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能力的地理课堂教学是无效教学。高中地理中的案例,都应当在区域背景下加以讨论。讲究区域性是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高中地理课程属系统地理,体现综合性至关重要。必须教学生学会综合从哪些联系上加以综合,这对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意义非常。比如,
“气候”要综合地形,“水文”要综合地形和气候,“植被”要综合地形气候水文,“经济”要综合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政策,总之,体现综合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才有实效。
三、课教学过程要遵循课程改革宗旨
1、激情,激发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地理老师对地理专业的热爱,地理专业素养的广博,饱含激情的投入,特别容易点燃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2
、是21世纪人才素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世界认同。学生学习中需要交流,学会合作离不开交流。认知过程是一个交流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成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相互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和场合,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可以用话语或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但老师的意见应当与学生的意见平等,应当是可以讨论的,而不是“标准答案”。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可以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地投入学习,这种学习才会富有成效。如在学习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专题时,可结合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这一重大工程,既是经济建设工程,也是重大地理环境工程。围绕巨大的水资源跨流域调配,对调出地区,流经地区和调入地区的地理环境将发生哪些“正态”和“负态”的影响,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提出把环境影响的负态效应减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有效型的一些思考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