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小括号的认识》执教者李素利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增加试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学情分析学生从一年级学习开始就学习了数学上各式各样的符号,学过+ - > < =等等数学符号,每一个符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都说非常困难的事情,所谓符号虽小,但却包含着无尽的含义与智慧。而今天学习小括号,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朋友,学生需要去适应它,去了解它,让学生亲身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课堂上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口算训练 二、情境导入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2-5= 8+9= 20-15=10+9= 5+7= 25-4=1)计时分钟口算;2)同桌交换,老师读答案;3)对的话笑脸鼓励自己,错的改正;4)讲解15-5-6= 5+6+4= 12-10+3=三道题的思路。课前的2分钟口算训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做铺垫。三、确定解题思路四、引发认知冲突五、认识小括号六、巩固练习50-5= 31+14= 57+12=85-5= 20+30= 17-10=15-5-6= 5+6+4= 12-10+3=1、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老师这有10个五角星,大家仔细观察,我做了什么?谁来说一说?(贴条件: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2、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1、 哪位同学能将条件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2、 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自己试一试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指名板演。为什么这样算?(生解释不出,只说出5是一共剪掉的5个),师引导:5是如何得来的?2+3=5,如果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应该怎样列算式?2)如果列成10−2+3,这样能先计算2+3吗?3)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 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你能说说你画这个符号的意思吗?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但是一人用一个符号,太乱了。而且,如果我们自己不说,别人也不明白我们的想法。出示+、-、=,这些符号大家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看来我们也应该找一个统一的、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3,对吗?大家想的跟数学家想的一样,他们已经帮我们选好了用(据学生的回
《小括号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