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枳椇子药理活性研究.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作者:佚名    科研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5    更新时间:2006-7-6[关键词]:枳椇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健康网讯:    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陕西、广东、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资源丰富,应用广泛,民间常用于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症,泡酒服亦能舒筋络。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枳椇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综述如下。    1 植物资源及本草考证    枳椇为鼠李科拐枣属(HoveniaThunb.)植物,共有3种3变种,分布于中国、日声、朝鲜和印度等国。我国有3种2变种。.、.、-Tsiang、(HuetTsiang).、-()。    枳椇子异名木蜜(陆矶《诗疏》)、树蜜、木锡(崔豹《古今注》),原植物枳椇始载于《唐本草》,称:“其树经尺,木名白石,叶如桑、拓,其子作房似珊瑚,核在其端,人皆食之”。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夏日开花,枝头结实如鸡爪形,长寸许,扭曲,开作二三歧,俨如鸡之足。嫩时青色,经霜乃黄,嚼之味甘如蜜。每在歧尽处,结一二小子,状人蔓荆子,内有扁核赤色,如酸枣仁。    枳椇子一般指枳椇的干燥、成熟种子,但全国各地的药材并不一致,不同工具书与药品标准规定的药用部位亦有差别:《中药材手册》等规定药用部位为果实及肉质膨大的花絮轴;《中药大辞典》等规定其药用部位为带肉质膨大花絮轴的果实和种子;《中华人民卫生部标准中药材》等规定药用部位为种子;湖南部分地区仅用种仁。但所有药材名称均为“枳椇子”,所载功效基本上与枳椇一致(历史上将肉质膨大的花絮轴称枳椇)。按不同药用部位分别称枳椇、枳椇果、枳椇子等较为妥当。    2 化学成分     皂苷和糖普枳椇子含有枳椇皂苷C、D、G、G’、H(hovenosideC、D、G、G’、H),枳椇皂苷D、G相应的苷元为酸枣昔元;北枳椇皂苷(hovenidulcio-side)A1、A2、B1、B2,即3-O-[α-L-rhamnopyranosy-(1→2)-β-D-glucopyranosyt]hovenidulcigeninA、3-O-[β-D-glucopyranosy]hovenidulcigenianA、3-O-[α-L-rhamnopyanosy-(1→2)-β-D-glucopyranosyt]hovenid-ulcigeninB、3-0-β-DglicopyranosythovenidulcigeninB;北拐枣昔Ⅲ(hodulosideⅢ)。     生物碱 1994年金宝渊等从枳椇子中分得β-carbione系生物碱化合物黑麦草碱(perlolyrine)。     黄酮类化合物丁林生与沙美等报道枳椇子含有多个黄酮类化合物:山柰酚(kaempferol),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洋芹素(apigenin),4’,5,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4’,5,7-

枳椇子药理活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