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薪酬粘性特征研究综述.doc高管薪酬粘性特征研究综述【摘要】自上世纪70年代起,高管薪酬问题开始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最近的高管天价薪酬现象再次把高管薪酬这一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与公司业绩的非对称性问题,即薪酬与盈利业绩的敏感度较高,而与亏损业绩的敏感度较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委托代理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本文首先指出了已有高管薪酬与业绩关系的相关研究,随后主要对近年来关于高管薪酬非对称性的研究加以梳理,同时提出未来在这一问题上可能存在的研究方向。【关键词】高管薪酬;委托代理理论;管理层权力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市场交易规则也在不断完善。随着近年来国家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监管力度的加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情况陆续得到披露,高管薪酬问题受到了广泛的议论和质疑安”、“中海油”等天价薪酬事件使得高管薪酬问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于是高管激励又一次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主要是对委托代理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下高管激励非对称性特征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同时指明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一、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相对分离的基础之上。由于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可能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以及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企业所有者不能完全观察到经理人员的行为,这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作为受托人的管理者很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委托人——股东的利益,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为了使两者的利益一致,委托人应该在满足代理人激励兼容和参与约束的情况下,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因此,企业会根据最终绩效向高管人员支付薪酬。关于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报酬问题,西方学术界已经做过较多的实证研究。最早的研究由托辛斯和巴克尔(Taussing&Baker,1925)完成,发现经理报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很小。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迈克盖尔、岂尤和艾尔宾(Mcguire,Chiu&Elbeing,1962),赖威伦和哈茨曼(&,1970)等研究表明经理报酬和公司业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Murphy(1985)、JHall和Liebman(1998)证明了经理人报酬和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Gunasekaragea&Wilkinson(2002)、Jensen&Murphy(1990)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al.(2008)发现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的特征,即高管薪酬在业绩上升时的边际增加量大于业绩下降时的边际减少量,这一发现为研究高管薪酬提供了新的方向。近年来,国内关于经理报酬与企业业绩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升温,但关于其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公司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魏刚(2000)、杨瑞龙和刘江(2002)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效果与公司的业绩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另一种观点是高管的报酬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陈志广(2002)、黄登仕(2006)、薛求知、韩冰洁(2007)等研究表明,高管薪金报酬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不能缺少一个好的领导人,例如苹果的乔布斯、微软
高管薪酬粘性特征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