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七单元“尊严”。会读这个词吗?当老师写下这两个字时,(板书:尊严)心里有一种神圣感,一起读一读。你知道“尊严”的意思吗?(1、尊贵庄严。2、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3、自身行为的自重而取得的别人对自己的认可。)简单评价:是的,尊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甚至超越生命。今天我们学习《囚歌》看看叶挺将军是如何捍卫革命者的尊严。诗歌题目《囚歌》的意思是什么?(板书:囚歌)3、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叶挺将军,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他的资料和诗歌创作背景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板书:叶挺)(叶挺背景)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诗歌两遍,并标出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用横线勾画下来。2、检查初读情况:全诗共有几个小节,这些字你认识吗?一起读一读。哪些字词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注意几个形近字:囚——因馆——棺敝——敞)(注意多音字:血)3、你认为该怎样停顿,才能读出本诗的节奏感,谁来读一读?(这样读来更有诗歌的韵味)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着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4、(展示PPT画好节奏的)老师也想来读一读。7、你们想读吗?我们男女生合作读一读。我也想和大家一起读,来,我们试试。三、品读诗歌,体味诗情:过渡:诗歌不仅要读准读通,还要读出感情和气势来。让我们一起品读诗歌,读懂诗意,读出诗情。1、学习第一小节:(1)谁来读第一小节?从第一小节中你能发现什么?(关在监狱的人最渴望自由。)诗歌中几处写到自由?把它圈出来。(两处)(2)思考:这节中的“自由”是什么样的自由?(敌人给的自由)这自由是真的自由吗?不是真的,是要革命者放弃抗日,放弃真理,背叛革命,投降和出卖战友,做他们走狗的自由。是一种没有做人尊严的自由。是假“自由”,是敌人诱使革命者变节的诱饵。是叶挺将军唾弃的!(3)师串读“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里的“人”指的是谁?(坚定的革命者)“狗”又比喻什么?(革命队伍中的叛徒)。对于革命者叶挺是敬佩和崇敬的,对于叛徒,叶挺是极端厌恶、痛恨的,这种对比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叶挺的爱憎分明,一起来读读第一小节,读出叶挺的爱和憎。(5)过渡:“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面对敌人的诱惑,叶挺将军是怎样回答的?(师引读:“我渴望自由······PPT出示第二小节)2、学习第二小节:(1)在这小节里文中第二次出现了“自由”,这里的“自由”指的是什么?真正的自由。是鸟儿渴望蓝天的自由,是鱼儿嬉戏水中的自由。是革命胜利后人民获得解放,过上幸福生活的自由。这种自由是有着尊严的自由,人民的自由,所以,他虽然渴望着自由,但他却深深地知道——(师引读: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3)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反问句)为什么用感叹号?(加重语气,更加坚决,强烈,表现叶挺将军坚贞不屈板书的革命气节)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1—3生,齐读)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我感受到了叶挺坚定的信念;我感受到了叶挺不屈的气节)这大好的时光怎能浪费!我们怎能背叛自己的祖国!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囚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