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大学
中华研究院
中文系
从《蒙马特遗书》论邱妙津的死亡
科目编号: ULSZ 3068
学生姓名: 纪似荷
学位名称: 文学士(荣誉)学位
指导老师: 辛金顺教授
呈交日期: 2012 年 4 月 6 日
本论文为获取文学士荣誉学位(中文)的部分条件
目次
题目……………………………………………………………………………ⅰ
宣誓……………………………………………………………………………ⅱ
摘要…………………………………………………………………………… iii- iv
致谢……………………………………………………………………………ⅴ- vi
第一章、绪论………………………………………………………………… 1-2
第一节、研究目的…………………………………………………… 2-3
第二节、相关研究回顾……………………………………………… 4-6
第三节、研究范围与方法…………………………………………… 6-7
第四节、研究难题…………………………………………………… 8-9
第二章、同性恋情结–阴阳变异………………………………………… 10-11
第一节、身份认同–寻找迷失的名字…………………………… 11-13
第二节、情感认知–自我感受…………………………………… 14-15
第三章、哀伤书写–灰色世界里的异度空间…………………………… 16
第一节、私声交谈–对白的书写………………………………… 16-19
第二节、实述与虚述–被虚构的空间…………………………… 19-20
第四章、生死遗言–死因都由“信”开始……………………………… 21
第一节、书写毁灭–为什么自杀?……………………………… 21-23
第二节、死亡–始终迈向一条不归路…………………………… 23-25
结语…………………………………………………………………………… 26-27
参考书目……………………………………………………………………… 28-30
附录:邱妙津生平列表……………………………………………………… 31-32
从《蒙马特遗书》论邱妙津的死亡
i
宣誓
谨此宣誓:此论文由本人独立完成,凡论文引用资料或参考他人著作,无论
是书面文字、电子资讯或口述资料,皆已于注释中具体注明出处,并详列相关的参
考书目。
签名:
学号:090AAB05868
日期:2012 年 4 月 6 日
ii
摘要
邱妙津是一位著名的台湾同性恋作家。她的创作风格独特,深受西方文学的
影响。她的长篇小说可说是影响同性恋书写的典范。可是,她的作品虽不多,但是
单单任何一本都可以让人长谈。因此,本论文主要就是以邱妙津的最后一本长篇小
说:《蒙马特遗书》作为研究对象,且透过文本分析来发掘邱妙津的心理问题和同
性恋情结以及探讨,导致她自杀背后的原因为何?因此,本论文将分为四个部分对
邱妙津小说中的心理学和同性恋情结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是介绍作者的生平、小说创作特色以及学者们对邱妙
津的评价。接着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相关研究回顾、研究范围与方法,以及研
究难题等四小节,以交代本论文的总体结构,并且明确的整理出研究方向,让读者
能更明白本论文的扼要。
第二部分是探讨邱妙津的同性恋情结,主要是通过邱妙津的作品了解她作为
同性恋者的情感世界。邱妙津在创作上除了有浓厚的同性恋书写,还因为同性恋的
爱情而引生了其他的存在状况,例如爱欲、焦虑、死亡等等。其实,她只是在寻找
着自己的身份和情感的认知而已。
第三部分是分析《蒙马特遗书》中的书写特色。本章将从尝试从她的作品中
了解她的哀伤以及探讨邱妙津如何以独白的书写和虚构空间去寻找她的爱情与自我。
第四部分则是结语,主要是为前面三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作出整体的总结,
并在最后给予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一个全面和客观评价和定位。
iii
关键词:邱妙津、《蒙马特遗书》、同性恋、弗洛伊德心理学、死亡
iv
致谢词
三年光阴似火箭,一眨眼就过了。论文是三年大学生涯的完美句点。在这漫
长的论文路途里,我努力的克服我的懒惰性格,却一次又一次的陷入诱惑之中,但
我还是努力的爬起来,以便能在限期之内完成。在这一次的旅途当中,我得到了前
所未有的感触,但这一切一切都会是我日后的心里一角。
在漫长的路途中,我遇到的
从《 蒙马特遗书》 论邱妙津的死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