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习型组织、共青团号(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三位一体创建的研究内容摘要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黄浦区团委近两年关于青年学习型组织与共青团号、青年岗位能手三位一体创建的初步实践进行总结和思考,对今后创建活动提出机制性的构想,以期实现用共青团号、青年岗位能手这两个共青团工作的老品牌推动青年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通过整合团内外各种资源,发挥共青团号和青年岗位能手在学习型组织创建中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激发基层创建的热情;以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改造创新共青团工作的老品牌,通过运用学习型组织的原理、方法、手段去深化共青团号、青年岗位能手创建的内涵,扩大创建活动的覆盖面,提高创建活动的成效,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关键词青年学习型组织共青团号青年岗位能手三位一体一、研究的背景和概况当今时代是学习和创新的时代,学习力成为一个组织和个人适应社会、加快发展的最本质竞争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营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讲,共青团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组织。周强同志在共青团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共青团应该大力提高学习能力,既加强组织自身的学习,努力培育学习型组织,又积极推动广大团员青年加强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群体”。创建学习型组织正在成为共青团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强化团的育人功能,有效服务青年学习成才,始终保持先进性,推进团建创新的一项全新的、重要的工作。如何把青年学习型组织创建与共青团品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本文根据我们近两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青年学习型组织与共青团号(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三位一体创建(以下简称三位一体创建)的初步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今后创建活动提出机制性的构想。二、三位一体创建机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三位一体创建机制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一种设想,而是建立在对学习型组织、共青团号和青年岗位能手创建活动的目的、方式、内容及现状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不但有理论根据,而且对解决当前分别创建中的一些难题具有现实意义。(一)三位一体创建机制的理论基础“学习型组织”概念最初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和他的同事们提出来的,其本质在于通过团队学习,改善成员的心智模式,使组织和个人不断超越和创新,实现共同愿景,提高适应社会变革和创造的能力。事实上,建设学习型组织并不存在一定之规,“学习”与“创新”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石。我们倡导的青年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组织设置上相对灵活,以青年群体为主,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促进青年岗位立功成才和创新创效为目标的组织。基于学习型组织创建过程中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础到高级的原则,学者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步骤分为三个阶段,即个人学习阶段、团队学习阶段和组织学习阶段。从学习型组织创建的过程来看,个人、团队在组织创建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个体学习阶段向团队学习阶段发展中,团队中一些在自己岗位上品德优秀、业务精通的青年作为团队或组织学习的榜样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团队学习阶段向组织学习阶段发展中,一些在组织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青年岗位能手和共青团号的创建正是以培养优秀青年和青年团队为目的活动,完全可以将其融合到青年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中去。如在青年学习型组织创建的第一阶段,需要培养核心人物在此阶段发挥领军和示范作用,这种个体完全可以作为青年岗位能手来培养,通过对这种个体授予岗位能手荣誉,更能发挥其在学习型组织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推动青年学习型组织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发展。同样,可以将学习型组织创建第二阶段中出现的优秀团队发展为共青团号,发挥其引导和示范作用,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速度。反过来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运用到共青团号的创建中,把共青团号建成学习型共青团号,可以为其注入新的活力。由此可见,建立青年学习型组织、青年岗位能手和共青团号三位一体联创机制完全符合三者的特点和要求。(二)建立三位一体创建机制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防止青年学习型组织创建流于形式化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没有现成的模式,这几年来许多企业和社会团体都在关注和想建立学习型组织,但许多企业和社会团体要么对于如何创建一筹莫展。事实上,如果不能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并建立持续深化的机制,创建学习型组织很可能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或者由于陷入“摘低处的果实”的结构而更难以推展深层次的变化。共青团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也同样面临着同一难题,因此在实践中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找到学习型组织与共青团工作的结合点,必须有符合青年需求、体现青年特点、富有时代特征的工作载体,不断增强创建活动中的实效性、感召力和吸引力,吸引团员青年广泛参与才能保证学习型组织创建的成效和长久生命力。我们将青年学习型组织、青年岗位能手和共青团号融合到一起,形成一种联创机制,使基层对创建有清晰的认识,容易把握创建的内
青年学习型组织、青团号(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三位一体创建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