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豆基因pGmA5亚克隆的构建及其抗逆功能的鉴定.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豆基因 pGmA5 亚克隆
的构建及其抗逆功能的鉴定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胥顺)
(学号:2000302083)

摘要:植物耐盐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寻找植物耐盐相关基因对于揭示植
物耐盐分子机制将十分重要。本课题组利用抗旱大豆品种白农 6 号 cDNA 文库为材料,利
用大肠杆菌这一异源表达体系,结合高盐平板进行功能性筛选,得到耐盐相关基因 pGmA5,
构建亚克隆得到重组菌株 。本文对该菌株进行了蛋白表达分析和抗逆功能鉴定,结果
表明大豆基因 pGmA5 具有耐受高 NaCl、KCl 和山梨醇的能力。
关键词:大豆耐盐基因功能性筛选
教师点评:胥顺同学在思想上要求进步,为人诚实,勤奋;在学习上能认真学习科学知
识,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并能掌握相关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操作技术,有较强的独
立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在做毕业论文“大豆基因 pGmA5 亚克隆的构建及其抗逆功能的鉴
定”过程中,完成了大豆基因 pGmA5 亚克隆的构建,耐盐重组菌株蛋白表达分析,平板验
证重组菌株的抗逆功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该论文充实,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前言
(一)研究意义:
在国际上,农业生物技术已继生物药物技术之后成为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又一大产业。随
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可耕地面积相对减少的问题将更加突出。特别是灌溉水在环流过程中汲
取土壤及岩石中的盐份,最后沉积在被灌溉的农田中,从而使可耕农田盐渍化,形成新的盐
土;在一些干旱地区没有足够的降雨来冲刷土壤中滞留的盐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农田中
盐份日益增高,最后变成不可耕种的不毛之地。在我国,本来就耕地缺乏,仅海岸带、滩涂
盐碱地就达一亿多亩,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淡水资源又贫乏,再加上沙尘暴等其他因素,
严重影响到西部地区 4 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
要达到改良和开发利用,使其能种植一般农作物,必需将土壤中的盐碱减少或去除,以
往多采取工程措施,例如采用淡水压碱、挖沟排碱、修筑台田等工程措施。近年又有人采用
地下埋设暗管排碱,施用土壤改良剂等。但上述措施还存在一些副作用,例如在排碱过程中
会带走土壤中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淡水压碱后往往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其透气性等。而且
上述措施一旦停止,土壤中盐分又会很快恢复。这样一来,迫使人们考虑采用其它措施来改
良和利用盐碱地,培育耐盐耐旱的农作物品种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较好途径。以往采用常规育
种技术对植物进行改良,但耗时耗力,困难大,至今尚未培育出真正的耐盐品种。随着分子
生物学的发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关键的盐诱导基因成为可能。所以,深入研究耐盐基
因并通过操纵这些基因的表达来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成为当今科学家研究的热点。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1. 盐分对植物的伤害
环境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其中以盐渍化最为严重。据报道,盐渍化的影响
涉及 40%的灌溉土地,对农作物的减产应负 70%的责任[1]。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被认为是盐
对植物危害的两个主要过程[2]。盐的加入可以降低水的水势,使植物根系吸水困难,或者根
本不能吸收,甚至排出水分,于是组织即遭到渗透脱水,造成细胞水分亏缺,影响细胞一系
列代谢反应,最后

大豆基因pGmA5亚克隆的构建及其抗逆功能的鉴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