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论文摘要:结合课文实例阐释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意义构建和识解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概念隐喻思维,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这对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论文关键词:概念隐喻;大学英语教学;隐喻能力
一、概念隐喻认知机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认知工具。Lakoff & Johnson认为,隐喻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在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中;人类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Lakoff & Johnson 等称为概念隐喻,如“LIFE IS A JOURNEY”。这里的“LIFE”被称为目标域,“JOURNEY”为源域,“IS”被看作是“经验集的简化,隐喻以它为基础,据此理解隐喻”,即“经验基础”。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建立在经验和概念相似性基础之上的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概念映射。换言之,概念隐喻能使人们用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和感知抽象或复杂的概念,其方式就是把源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这样的映射是在两个不同认知域之间实现的,其基础就是经验和两个域之间的概念相似性。根据隐喻的构成,Lakoff把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性、方位性和实体性概念隐喻三类。隐喻式认知过程使概念之间相互参照、相互关联,不仅减轻了大脑认知、储存、记忆新概念的负担,同时也是语言符号简化和词义丰富发展的过程。
二、概念隐喻思维的语言表现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相对于纷繁复杂的客观外部世界和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言都是极其贫乏的。因此,为了有效地进行交流,人们经常借用其他方面的词汇表达相同或者类似的意思,即利用事物的相关性,将指称该事物的词语从一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所想表达的物体的认知域。概念隐喻不是词、句的单纯替代或比较,而是认知过程中两个认知域相互作用的产物。它能以已知映射未知,以熟悉映射生疏,以简单映射复杂,以具体映射抽象。如经济学家形象地运用多米诺(骨牌)效应(domino effect)隐喻一件事情的发生导致相同事情相继发生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人们通过使用隐喻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把既抽象又复杂的事物、思想和概念具体表达出来。再如:
“I was crushed,”Engelbreit admits.(“我被击垮了,”恩格尔布莱特承认)。“Crush”作用的对象是某个物体,“把某个物体压碎或使变形”。在此例中,人被隐喻为脆弱的物体,“被压力击垮”。这样的表达既简洁又生动,易于读者理解恩格尔布莱特当时的困难处境。
Lakoff&Johnson 经过统计,发现普通语言中大约百分之七十的表达方式源于概念隐喻。正因为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的,所以语言中概念隐喻的使用极为普遍。正如Richards所指出:“在日常流畅的话语中,我们三句话少不了一个隐喻。”由此可见,概念隐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隐喻认知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隐喻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自20世纪末期起,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影响下,隐喻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关注。隐喻能力(petence)概念由Gardne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