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2009—2015)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编制本规划。规划以2008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09~2015年,2012年前着重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一、发展基础(一)发展趋势。金属新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正在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向民用领域扩散,计算机、通讯、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金属新材料形成巨大市场需求。我国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四类:一是硬质合金等高性能结构材料,二是高能储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三是钕铁硼、高磁感取向硅钢等新型功能材料,四是电子信息材料及微电子配套材料等。(二)产业现状。我省是金属材料大省,金属基础材料门类比较齐全,新材料开发时间较晚,主要在铜、钨、稀土等在全国有突出竞争优势产业中,实施了一批新材料项目。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有色、黑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总额1304亿元,销售收入2813亿元,实现利税212亿元,利润98亿元。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铜及其合金材料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可以生产铜材200多个牌号、2000多个品种、近1万种规格,建成投产了江铜-耶兹公司6000吨铜箔项目,开工建设了江铜集团10万吨铜板带项目。硬质合金产能达到3000吨,钕铁硼产能达到2万吨,三基色荧光粉达到6000吨,开工建设了5000吨储氢合金粉项目,稀有金属材料性能提高,品种增加。(三)发展优势。1、资源基础。我省发展金属新材料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钽、铷、铀、钍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钨、银、锂、锆、铯、碲的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铋、金、铌、铊、钪的储量居全国第三位,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称誉,铜、钨、铀、钽、稀土和金、银被誉为“七朵金花”。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为我省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和有力的调控手段。2、产业基础。依托资源基础,我省已经形成在全国有突出竞争优势的冶金产业,为发展金属新材料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培育了江铜集团、新钢股份、江钨集团、江钨有限、虔东稀土、章源钨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了“贵冶牌”阴极铜、“袁河牌”船板钢等一批知名产品。2008年,全省8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中,冶金行业占4家,全省冶金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三分之一强。3、研发基础。依托资源和产业基础,我省冶金行业已经建设了一批一流科研院所和专业院校,培养了一批一流专业人才,取得了一批一流科研成果,为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创造了较好的技术创新基础。近年,我省组建了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理工大学、新余钢铁公司、省地调研究院建设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金属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四)主要问题。一是技术差距明显,产品档次不够高。除少数产品外,大部分金属新材料产品处于中低档次。新材料跟踪仿制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二是领军人才不足,前沿科研力量薄弱。大部分科研力量集聚在普通材料领域,新材料专业人才不足。三是投入机制不够健全。新材料的科研、产业投入渠道单一,投入总量不足。四是市场反映不灵敏。市场需求信息反应滞后,开拓新产品、应用新技术的速度迟缓。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