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观:能够感受《龙船曲》的内容及其风格。通过《龙船曲》的学习能够喜欢中国民歌,从而乐于主动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知识与技能:能够唱出《龙船曲》,能够用湖北方言说白歌中的对白。教学方法:赏析法师生互动参与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龙船曲》的内容和风格;用方言表现歌曲。教学过程:组织教学(音乐声中学生近教室)教师导入教学。师: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民歌就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不完全统计,目前整理搜集的中国民歌已经有三十多万首,那么到底什么是民歌?同学是怎么理解中国民歌的呢?(学生答)师:同学刚才的理解都非常好。民歌简单的说,就是民间流传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歌。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为了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而即兴创作口头流传的歌曲。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因而形成了多种不同风格的民歌。按照体裁,可以把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新课教学1(多媒体出示):民歌以及民歌的分类(按体裁划分):号子、山歌、小调师:下面老师要为大家唱一首民歌,,想请同学们听后猜猜是哪个地方,哪个民族的歌曲。2、教师范唱,学生初步体验歌曲。学生猜一猜歌曲是哪个地方、哪个民族的歌曲?3、歌曲简介。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歌谱,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歌词,并请同学们试着一起朗读一下歌词,感觉一下歌词有什么特点。和我们以前的歌词朗读相比,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拗口!师:这是因为在这首歌曲中,用了大量的非口语化的方言衬词。方言衬词的使用是我们中国民歌的一大特点。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那些歌词是实际意义的歌词,那些是衬词?正是这些衬词的大量使用,充分体现了歌曲土家族的地域特点。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根据对歌词的了解,来完成下面几个问题。4、出示歌谱,学生熟悉歌曲,并参与学习用方言学习歌曲对白。师:下面,老师将通过一段视频,让同学们从视听想结合的角度,再一次感受一下歌曲的风格,感受一下土家族的风土人情。5、赏析复听《龙船曲》,(视频欣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体验歌曲,感受歌曲的内容和风格)并回答问题:歌曲的体裁是什么?歌曲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师: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对歌曲的体验和感悟,一起跟着老师的钢琴来唱一唱这首歌。6、学唱歌曲。三、拓展与延伸师:一部优秀的民歌凝聚了无数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和情感体验。而优秀的民歌更需优秀的艺术家去传承和发扬光大。教师小结:(激发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升华)中国的文明之所以能够源源流长,是因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没有中断过,足以证明中国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也告诉我们;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艺术源于生活,最后还是要走回到人民之中去。艺术需要人民的认可、社会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不管是传统还是经典,只有与时代相结合,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
《龙船曲》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