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正: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公正: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历史论文公正: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美国学者罗尔斯假设了一个“无知之幕”,假设在“原始状态”中,当人们对自己的利益一无所知的时候,将会如何讨论和论证共同的正义秩序。他的公正原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演出来的文震江公正是政治哲学中的永恒话题。《正义论》的作者罗尔斯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最基本最重要的德性公正思想作为合理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规范,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人类远古的神话传说中,就有主持公正的神灵。在古埃及神话中,教人稼穑的俄赛里斯神就是公正之神,她以是否勤于稼穑作为标准对死者进行惩恶扬善的审判。她比法老更加全知全能,法老不过是其意志和智慧的代言人和执行人,是她的“口”和“心”;在古希腊神话中,公正女神忒弥斯也是手持丈量土地的两脚规来评判善恶;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秉持公正的是一只神兽“廌”(音zhì),其形似麒麟,青毛独角,体态刚健,极有灵性,是辨明清浊,不偏不倚和公正的化身,相传黄帝曾用这一能明辨是非曲直的神兽来决断疑狱。虽是神话传说,但其中已经隐含了有关公正的基本原则,比如,公正具有超越现实社会的权力权威的最高性;公正是依据一定标准来厉行奖惩的;公正与平等是紧密相关的,神的审判显然是无私的,在神面前,每一个被审判者都只能依据同一个原则受奖或受罚,等等。由此可见,对于公正的认知在人类社会存在之初就产生了。在西方,公正一直处于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中心位置。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是“公正”(正义)国家。这个“公正”国家应该具有智慧、意志和节制三个条件,而体现这三个条件的就是不同的人:即求感官的满足和身体的享受者(普通生产者);求荣誉和成就者(军人);陶冶理性、追求真理者(统治者)。一个国家有这三种人,也就有了智慧、意志和节制的三种美德或条件,三种人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从而使社会井然有序。一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就算是具备了“公正”的美德。由此可见,在柏拉图那里,“公正”是其他美德实现的最高境界。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包含两个因素——事物和应该接受事物的人;大家认为相等的人就该配给到相等的事物。”亚里士多德对公正的定义影响深远,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古罗马的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与此类似,西塞罗也把公正描述为“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东西的人类精神意向”。也就是说,公正就是各得其所应得。在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道德里,讲求“内圣外王”,倡导“仁义”、“爱人”、“宽恕”和“民心所向”。从道德境界来说,相对仁爱这些“大善”,公正则是“小善”,或“最低限度的善”,然而,就道德的社会效用来说,公正却远远重要于仁爱这些“大善”,就保障社会合作的效用来说,人们利益的合理划分,达到正当、相称远远重要于无偿给予(仁爱和宽恕),远远重要于其他一切道德。中国传统伦理倡导成圣的精神,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圣贤人格其实并不是常人所需的伦理,和圣人伦理不同,常人所需的伦理就是公正、善良、富有同情心。其中,公正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德性。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公正问题对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显示出极端的重要性,人们认识到公正不仅是个人的私德,而且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开始在更广泛的领域里研究公正问题。而保证公正的制度便成

公正: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看花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