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毛中特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的扩大国营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命脉。3、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4、党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还曾设想用暴力没收和和平赎买两种方式来变革所有制的问题,并认为如果能用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将是“最便宜不过了”。(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曾设想通过赎买,但由于俄国资产阶级选择了国内战争的反抗方式,列宁的设想没有达成。(3)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国的具体实践,适时制订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并举的思想。(2)1953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其完整表述是:“从中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2)“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3)“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4)主体与两翼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

毛中特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独角戏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