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苏中军区主力团 新四军苏中军区是抗战期间我军距上海最近的军区,也是我军经济状况最好的军区,诞生了我军四个主力军,是叶王陶部队的摇篮。现将苏中军区的主力团队简要介绍如下: 一等主力团有两个; (1)、1团 1团是新四军1师1旅1团,其前身是34年9月由闽东红军地方武装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37年11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福建抗日游击第2支队,38年1月底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39年5月改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2路,同年10月编入新四军挺进纵队为第1团,40年7月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1团,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1旅1团,同年4月改称第1师第1旅兼苏中军区第3军分区1团。该团是老红军团队,野战攻防能力超强,后发展为20军58师172团,是20军第一主力团。 (2)、7团 7团是新四军1师3旅7团,其前身是27年底由方志敏领导的弋阳、横峰起义的农民武装组建的赣东北农民革命团,29年4月该团扩编为江西红军独立第1团,30年6月扩编为红军独立师,7月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33年1月改编为红11军,同年7月改编为红7军团,34年7月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同年10月与新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继续北上抗日,35年2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38年1月与闽南红3团、中央红军第24师第71团的部分部队合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39年10月改编为苏皖支队,40年7月编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为第3纵队第3团,40年11月在纵队编成内改编为第7团,41年1月25日随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第3旅第7团,42年10月20日获“老虎团”光荣称号,该团也是老红军团队,在苏中军区以攻坚能力最强,后发展为23军69师205团,是23军第一主力团。 二等主力团有三个; (3)、52团 52团是新四军1师18旅52团,其前身是40年11月6日由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第1、第5支队合编的江南抗日救国军第1纵队,41年2月4日改称新四军第3支队(新3支队)第1纵队,同月18日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18旅52团,同年11月改称新四军第1师18旅52团,42年3月改称第1师18旅兼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52团,该团是沙家浜团,号称“江阴老虎”,后发展为20军59师175团,是20军主力团。 (4)、特3团 特3团是新四军苏中军区特务第3团。其前身是以新四军第1师第1旅第1团2营为基础组建的泰州独立团,1944年3月补入泰兴、如西两县独立团(内有主力地方化的4个红军连队)各一部组建苏中军区第3军分区特务团;12月,上升为苏中军区特务第3团。粟司令认为该团战斗力在52团之上,后发展为29军85师253团,是29军第一主力团。 (5)、特4团 特4团是新四军苏中军区特务第4团。其前身是上海地方党组建的崇明自卫总队,40年10月改编为崇启海常备旅同年11月改称苏北第4区游击第3旅,41年2月编入新四军第1师第3旅为第9团,同年7月中旬与南通独立团合编为南通警卫团,44年2月下旬整编为苏中军区特务第4团。粟司令认为该团战斗力在52团之上,后发展为23军69师206团,是23军主力团。 三等主力团有三个; (6)、特1团 特1团是新四军苏中军区特务第1团。其前身是陈玉生起义部队改编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独立支队,40年8月编入新四军苏
新四军苏中军区主力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