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护士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护士要上夜班吗,护士夜班是几点到几点,夜班护士,不用上夜班的护士岗位,护士不上夜班的科室,护士夜班休息规定,护士倒夜班的年龄规定,护士原因分析,护士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夜班护士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在护理工作中,值夜班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每一个临床护士无法逃避的。夜班成为许多护士工作中的身心应激源,由于长时间的睡眠剥夺而形成一种慢性刺激性应激,可引起一系列心理和生理改变,进而影响机体机能及工作效能[1]。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稳定护理队伍,提高夜班护士的健康水平,我们对我县168名值夜班护士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 1调查对象我县4所医院的168名值夜班的护士为调查对象,均为女性。最小年龄18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29岁。学历:中专98人,大专72人,本科8人。 2调查方法调查表自行设计,以问卷和直接交谈相结合完成 3结果 168名夜班护士中,47%的夜班护士有心理健康障碍,而近%的夜班护士患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疾病。Rout[2]的研究发现,夜班护士疲劳综合症的患病率为%,是普通人群的5倍。睡眠与人的健康和疲劳状况密切相关[3]。 4分析夜班打乱人的生理生活节奏,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造成消化酶的分泌规律遭到破坏,降低了消化功能;夜班还会破坏激素分泌的自然规律,造成内分泌紊乱。夜班频繁轮转,使身体感觉很疲惫。夜班护士往往单独值夜班,承受的责任太大,并且所有问题都要自己解决,产生的紧张感,无助感尤为强烈。夜班护士比白班工作需付出更多的精力、体力,承受更大的身心压力,但奖金报酬却无明显差异。繁重的工作量和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使值夜班的护士长期处在一种高压状态。工作压力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4]。夜班护士往往不能享受正常的节假日,而是循环轮转,所以无论是什么重要的节日,或是国家规定的节假日,轮着你上班,你也要雷打不动的去上班。有时,节假日往往是病人住院、看病的高峰期,这样会给夜班护士造成心理压抑感。 5对策接受夜班的现实。对夜班的厌倦情绪或逃避心理会使自己日益陷入精神空虚的境地,不利于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克服对夜班的消极情绪,认识夜班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社会赋予护士角色的行为模式,作为护士,就要按照社会期望的模式进行活动,要从心理上接受这一事实,把夜班视为自己的必然职责,以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想办法克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培养夜班工作兴趣。在承担夜班之前,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值夜班是去守护需要我们照顾的病人,是将自己的爱和温暖传递给黑暗中苛求帮助的人,是对护士慎独精神的考验,是天使形象的真正体现,把单调、重复的工作变得富有情趣和创造性。合理安排空闲时间。病人进入夜间睡眠后,也是护士困倦难熬的时间,在自我调整中可以设法使自己从闲散状态忙碌起来,加强学习充实自己,把熬夜的辛苦变成收获的甘甜,让时间过的快而且有价值。利用休息时间多组织护士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加强管理者与护士、护士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加强团队精神,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5]。做好各种应急心理准备。努力学习掌握专科疾病的特点及发展变化的规律,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心中有数,有应急处理预案。这种心理状态,可以从容应付各种局面,有效减轻精神压力和紧张心理。夜班护士更应爱惜自己的身体,调
夜班护士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