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二)空间与图形第()节《线与角》导学案审核人:授课班级六一班学科数学课题线与角课时2课时任课教师孙向平教材分析1、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回顾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意义及其测量等知识。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知道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2、通过列表、画图、测量、比较、交流等方法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垂线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教学重点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认识角并会画角。教学难点理解“线与角”这些平面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教学方法1、问题发现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说、看来更深的了解数。2、问题训练法:通过学生尝试完成练习题,教师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点拨指导,实现全优的教学效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问题训练—评价单》。第一课时课型问题解决课教学目标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并能区分直线、射线、线段,能结合具体情景认识角,绘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交流的合作意教学目标区分直线、射线、线段,认识角并会画角。 2、清晰理解线与角这些平面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引入主题5分钟创设问题情境出示教学情境图。2、谈话导入课题板书课题:线与角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大胆表示自己的看法。巧妙转化探索新知25分钟创设思维情境1、学生组内完成《问题生成单》上问题一。师:说一说想想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2、完成《问题生成单》上问题二。3、试着让学生归纳运算顺序?必要时可让学生说明。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组内交流。请自告奋勇的学生上前来做演示并讲解。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并组织汇报。学生独立总结在小组内交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规范指导提升能力8分钟创设自主合作学习情境1、完成教材“算一算”及“试一试”。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说一说解题思路。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规范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小组竞赛,全班评价。总结归纳提升意义2分钟创设反思情境1、【教师话白】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习中你有何收获和体会?2、教师补充。1、学生总结知识点。2、谈体会板书设计直线、、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重点难点1、回顾直线、射线、线段的意义及特点,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关系。2、过某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引导回顾呈现目标55分钟分钟创设导入情境师:今天复习线与角。师:角的整理与分析。师:刚才大家说的很好,结合具体的例子说一说,按角的度数,角可以分为几种?1、明确学习任务,独立思考后举手回答。举一反三复习它们之间的互化2、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规范指导深化理解20分钟创设规范指导情境完成《问题生成单》上活动四、五、六。学生在小组内通过相叙述,质疑问难等方式回忆概念的意义。学习复习完后各组互派代表相查概念的掌握情况,并向老师汇报抽查结果。﹙3﹚教师进行规范指导。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学生独立完成,先在小组内由学科长检查,然后全班交流。《问题训练——评价单》。2、教师逐组检查、指导。1、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2、学科组长组织班内展示汇报。总结归纳把握重点2分钟创设反思情境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总结汇报。板书设计线与角1画出学过的角,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2、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学过的线?3、说说这些线的名称、意义、联系与区别。4、画出一组平行线、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教学反思《线与角》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孙向平知识链接: 端点个数 能否度量 线段 2 能 射线 1 不能 直线 无 不能一、填空:1、过一点可以画()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线段。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条线段。其中()最短。3、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条垂线。这些垂线的长度()。4、周角的是()度,周角
线与角三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