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苍南县桥墩镇度假区规划设计.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苍南县桥墩镇度假区规划设计设计说明一、历史人文桥墩桥墩镇古称松山,也叫平水,明初称南港镇三十六都和三十七都。明万历所间(公元1573-1619),当地居民集资在三十六、三十七两都交界的平水溪上建松山八角桥,因水流湍急,屡遭洪水冲毁。直至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新建造有三墩十八孔大桥,以力竭激流,上筑石栏,气势雄伟,因其年在甲子上元故称上元桥。后乡人吴敬清在桥头圆拱门上题“桥墩门”三字,故此地称桥墩门,简称桥墩。建国初的一九四九年,桥墩从原南港区中划出,建立桥墩区;一九五八年,撤销区建制,成立桥墩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重新恢复区建制;一九八四年,设立建制镇;一九九二年,撤区扩镇并乡,将黄坛、大龙、碗窖并入桥墩镇,沿用至今。(1)区位桥墩镇位于苍南县城西南部,北纬27027/,东经120017/,是浙闽二省三县(苍南、泰顺、福鼎)的交通要道,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其中104国道线横贯全镇,规划中的温福铁路和杭福高速公路均经过镇境,地理位置优越。(2)气候、水文桥墩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主要集中在2-8月,以春雨梅雨,台风雨为主,全年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偏东风,冬季为西风。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地块位于桥墩镇镇东,横阳支江江东岸,。北向到嘉乡中学为界,东面以山脊为界,南面以国道为界,西面以横阳支江为界。规划范围内非耕地面积占多数,以林杂地,宅基地,水塘为主,耕地只占一百多亩,因此,不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大的影响。规划区东面为低山丘陵,西面为溪水,规划区内植被较好,中部区域山林郁闭度较大,曲径通幽,环境优美。规划范围内涉及203户村民,约503人。三、设计依据(1)《苍南县桥墩镇总体规划》;(2)《浙江省滨海——玉苍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3)《城市规划法》、《浙江省实施办法》;(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四、规划原则从全局对基地内的服务设施和功能进行综合考虑,在使用功能、道路系统、景观环境上与镇总体规划相衔接。(1)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2)“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处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3)充分利用现有区位优势,以《桥墩镇总体规划》及《浙江滨海——玉苍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依托,创造以旅游接待、康体、疗养、休息、度假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区。五、规划目标与功能定位目标:将桥墩镇度假区建成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配置完备,交通便捷,并富有一定文化韵味的新的度假区。功能:旅游、接待、度假、康体休闲。六、规划策略桥墩镇度假区的发展与旅游市场的兴旺息息相关。《浙江滨海—玉苍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将桥墩镇纳入其风景开发的框架中,并处在重要的旅游接待功能块中(一级服务点)。因此,把握机遇,采用形态开发与功能开发并举的策略,统一规划,增强规模效益,引发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相互联结与促进,强调度假、旅游、接待、休闲、娱乐、文化多功能的兼容。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市场的需求,通过规划设计提升接待能力与接待档次,以旅游促发展。培育新的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往往与人与自然的生态隔离为代价,过分雕琢的人工绿地系统使生态结构变得简单脆弱,抗干扰能力下降。因此,规划中,超过组织完整的生态网络结构来体现基地依山傍水的环境

苍南县桥墩镇度假区规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422 KB
  • 时间2019-08-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