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医疗体制改革错在起点.doc:..梁小民:医疗体制改革错在起点2006年08月06日11:40:35來源:南方报业网文/梁小民“给政策不给钱”是中国医改的起点,但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给政策”其实就是给乱收费的权力,外部竞争乂不充分,缺乏有效的监督,怎能不乱收费、高收费呢一一在当前的改革争论中,医改无疑是一个焦点。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虚高、医生收红包,成为千夫所指。这些问题的根源则被归结为医疗市场化改革。不仅网民这样说,甚至连最权威的国务院发展研究屮心详尽的调查报告屮也这样说。我国医改的失败真的是市场化的失败吗?当前医疗的种种问题都应该由市场化承担责任吗?要冋答这些问题,并对我国20多年的医改做一个评价,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医疗的市场化。一种完整的市场化既包括让价格主导资源配置,也包括政府发挥应有的作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市场能做到的,尽管交给市场,市场做不到的由政府来做”。市场化的医疗包括消费者(患者)和生产者(医院)。医疗是和理发、旅游一样的劳务,医院提供各种层次的不同的服务,患者根据口己的支付能力选择购买这些服务。医疗服务的价格调节使供求平衡。患者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服务,医院可以靠提供这些服务生存与发展。如果说这种市场与其他市场冇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患者既可以自己付费,也可以购买医疗保险,由保险公司付费。通过保险降低了每个人面临的医疗风险。在这种市场化的医疗市场上,政府的责任是维护市场秩序,例如,对医院、医生和药品实行准入制度等等。但医疗与理发、旅游等劳务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医疗是人的基本需求人无论有钱没钱,有病应该得到应有的治疗也是基本人权Z-O人人有医疗保障是每一个社会都应该实现的。但每一个社会总有一些人由于收入低无力承受市场化的医疗服务,对这些人则要由政府提供医疗保障。一个社会还要有政府负全责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即使在医疗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政府的这种职责也是义不容辞的。由此看来,完整的医疗市场化应该包括:医疗市场主体是作为企业的医院和作为消费者的患者,市场决定医疗资源配置;全民商业医疗保险,形成患者的购买力,保证了医疗市场正常运行;政府维护医疗市场秩序,并提供作为商业医疗不可缺少的基本医疗保障。这几条缺了哪一条都不是市场化改革,或者是伪市场改革。我们医改的问题止岀在伪市场化改革上。早在1979年,甚至更早,当时的卫生部领导已经在宣传和推动医改。当然,当时述不能有市场化思路,改革只是“运用经济手段管理一卫生事业”。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下医疗休系的弊端日益明显,1985年成为医改的启动年,其中的思路基本是“放权让利,扩大自主权”的国金改革模式。不过由于当吋政府财政困难,给出的方法是“给政策不给钱”。“给政策不给钱”是中国医改的起点,但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在没有建立全民商业医疗保险体系,人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且医院没有成为市场经济中真止的企业,竞争极为不充分的情况下,把医院推向市场,让它们自谋生路,绝对不是市场化,而是政府在推卸自己在市场化屮应承担的责任。其结果政府的负担的确减少了。1980年,政府一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三分Z_,到1990年降为四分2—。在一些省份,这种减少更明显。例如,%,到1988年
梁小民:医疗体制改革错在起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