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学督导论文.docx1教学督导的概念及内涵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对教学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已初步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学督导的定义,目前较认可的是高等学校教学督导是指高等学校领导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直接面对校内的教与学双方和教学过程,以专家身份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及时、客观地向学校领导、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1]。此概念既指明了教学督导的本质与目的,又指明了教学督导的特点与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地诠释了教学督导的内涵,也揭示了教学督导工作在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势必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关系。高校教学督导是为高等学校教学服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学督导的最终目标与价值追求。因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包括教师、学生与管理,所以教学督导既应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动态化的检查与指导,也要对学生的学习绩效进行评价、分析,更重要的是对管理部门的工作效能进行监控,实现教学督导客体多元化,内容全程化[2]。高等学校教学督导的内容揭示了教学督导过程中所涉及的被督导者,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各级管理者。由于被督导者群体庞大,层次多样,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及工作环境等均有较大差异,为督导专家开展督导工作,处理各方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处理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关系,实现督导关系的和谐,让被督导者以一种积极合作的态度参与督导工作,对提高督导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督导与被督导者关系的因素要处理好督导者与被督导者的关系,必须知道影响督导与被督导者关系的因素。督导与被督导自身所处的角度不同,各方对其关系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从督导者的角度看,督导工作很重要,肯定多于否定。因工作性质决定,督导人员的监督必须坚持原则,对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态度不认真的教师要及时指出,限期整改。督导必须充当检查甚至执法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善意的压力和紧张度也是必须的。特别是对新教师,这个压力更有必要。督导施加必要的压力可以对他们起到激励、鞭策作用,可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在适度的压力下,教师在备课、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师付出得多,其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也提高得快。这种善意的压力是内在的驱动力,对教师个人、对学生、对学校都是有益的。从被督导者的角度看,一般认为督导工作可有可无,否定多于肯定。主要原因如下[3]1督导者是教学警察,是专门挑教师毛病,往往只是听几节课,写几句评语,给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等级,而这样的等级评价,又与教师考评、职称晋升、岗位津贴等级挂钩,加重教师心理负担,不喜欢甚至讨厌督导。 2只督不导或重督轻导。教学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单一的听课检查,提出的看法或建议不一定符合实际,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不大。 3督导人员因背景专业有限,而教学督导涉及各专业,对专业教学水平的评价,必须有同专业的专家进行,才合乎逻辑,才可能正确评价,外行听课,所下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4基层领导有抵触。基层最了解教师,教学督导工作主要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教学水平体现教师的综合水平与能力,包括教师的专业基础、科研水平、教学方法、职业道德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很难通过一两次听课准确的掌握,作为教师的直接上级———院系最清楚
高等学校教学督导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