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作文之神态,动作描写
父爱有声
父亲老了……
再不是能把我举在头上、让我咿咿呀呀跟他疯的大帅哥;再不是能为我梳小辫送我上学的大小伙儿;再不是一手抓着后坐、一手握着前把让我歪歪扭扭学着驾驭自行车的壮汉子;再不是送我上大学时同学们羡慕地议论的那个矫健的身影;以至不再是我能够随便发泻和倾诉工作烦恼、事业挫折的听众了。
中秋之夜,当放下远在千里之遥向父母问候的电话,心里总觉得有点儿什么东西堵着,爸爸那听着平淡的话语连同那几个月来一直萦绕在脑海的声音,再一次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四十岁以前、我对节日不能与父母团聚几乎已经习以为常。大学毕业后结婚、生孩子,到北京闯荡。在不知不觉中随着一代人一起走进了中年、走进了记忆里父母亲的年龄。这时才突然发现对家的牵挂、对亲情的依赖逐渐浓郁起来,于是、这两年常常寻找或创造机会、打点一份温情回家跟父母聚一聚。但每次又都有些不同的触动和伤感。
严格的说,爸爸的老比他的同龄人要显得缓慢得多,这是我们一家人的福气。七十有三了,依然耳聪目明,说起来连我都羡慕不已的是,他至今也没带老花镜。腿脚利落地整天闲不下来。也许是部队保留下来的生活习惯,每天的生活很有节奏、也很严谨。他有一个最大的健身之道就是一年四季洗冷水藻。记得爸爸在我眼里还是大帅哥的时候,隆冬的南方、屋里屋外都冷得人没处躲没处藏的时候,他还一边哆哆嗦嗦地唱着歌儿一边铺被子,然后一溜烟儿钻进洗澡房又一溜烟儿地蹿出来。常常把我们乐得直拿他打趣儿。现在看来爸爸的健康还真得益于这一招呢。他还很注意跟潮流,上次回家给他买了电脑,这次回家看他已经操作得很熟练了,接下来他还让我教他发手机短信,说是跟我们联系可以省钱。正因为爸爸的种种不服老、不落伍的好处,我的许多想法和观念总是能够、也比较容易跟他沟通。
但是这一次就大不相同了。我发现爸爸的心理承受力明显地不如从前。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以搅乱他的正常饮食以至生活起居。敏感、脆弱、和硬撑着的那份家长制的尊严,常常会让我在窒息中心痛。特别是当母亲告诉我爸爸背着我们时的那些生理反映,比如:手发抖、整夜的睡不着、甚至早已治愈的胃病也卷土重来,我就更是自责得很。怎么办?不说吧,他都能猜到,也驾不住他的过问。说了吧,现在许多事情不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对于利弊得失的权衡也被物欲横流的浮燥所颠覆。特别是对待第三代的教、养问题;前途的选择问题;爸爸那种强烈的参与和主宰意识几乎成为我们之间的
“雷区”。虽然很多时候他嘴上总是欲擒故纵地说:我不管你们的事了,也管不了啦。其实、会以更大的精力去投入和关注。然后给你提出一套周密的方案,那诚恳中不可更改的态度、是我最害怕面对的。
爸爸是太在乎我了,这我从小就知道。由于是军人出身,他在乎的方式是更加的严厉:幼时、拳脚之后他会把我揽进怀中;大了、斥责之后总是他来打破僵局;后来、当我的叛逆与他的正统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好几次我看到心目中刚强、专制的父亲向我投来妥协的目光……
现在爸爸把这份感情放到了外孙女的身上,只是少了激烈、多了许多婉转的温和。我知道这依然是为了我。由于长期在外工作,爸爸妈妈总觉得身为母亲的我亏欠孩子的太多,于是时时事事都以这为前提、对孩子百般呵护与照顾,结果、孩子在外边儿挺会关心人、照顾人的,可回到家对二老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当看
写人作文之神态,动作描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