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3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期观察与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33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期观察与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急症之一,尤其是急性大出血,其死亡率可达10%以上。患者常表现为上腹不适、呕血、便血、头晕、心慌,甚至昏厥或休克。医护人员必须迅速全力抢救,否则,随时会危及生命。然而,使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从脱离死亡的威胁到疾病的痊愈,并非单纯依赖药物或手术治疗所能奏效的,而必须经过医生与护士的密切合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我科精心治疗和护理了3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痊愈28例,明显好转要求出院3例,治疗无效(恶变)的2例。大多数3周内痊愈出院。
回顾33例的护理实践,笔者认为,上消化道出血虽然变化快,疗程较短,护理的规律性也不好把握,但都有其并发症的特点以及治疗护理的规律,呈现出较明显的阶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过程,大致可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患者呈现不同的病理特点和心理差异,因而观察方法与护理重点也显然有别。所以,认真研究,掌握各个时期的病理变化、护理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可以使我们减少盲目性,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 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
病情特点急性期一般较短(大约几天)。大多数患者经过1~2天住院治疗即可消除出血症状,只有极少数的危重患者需要10天左右才能缓解。综合3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既有不利于治疗护理的因素,也有有利的因素。(1)从导致上消化道的出血疾病类型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者居首位,其中又以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最多。(2)疼痛病史漫长,但出血后就医较及时。绝大多数患者长期感到上腹疼痛或伴有返酸、嗳气等,却不及时就诊。但出现呕血或便血时,半数患者能在3天内来院就诊,其余的也能在3天内就诊。(3)发病季节性强,患病对象以青年和农民居多。一般患者多发病于秋冬之交。但也不尽然,33例中就有55%的患者发病于春夏交替期(4~6月),干部、教师患者大多数发病于此期。从患者的年龄看,多发于青壮年(18~40岁占2/3,其中18~30岁占总数的46%)。从性别看,男性占88%;女性则少,其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妇女。从患病者职业看,46%为农民,26%出自干部。由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其体质较强,因而有利于治疗护理。
1.
2 临床观察护理中的临床观察,是诊断、治疗的科学依据。护士应做到及时、细致、准确地观察与记录病情变化。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中,应严密注意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血压)、神智、出血量及颜色,以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若患者轻度出血时,则仅感头昏、心慌、乏力等;若大量出血时,则有冷汗脉搏增快、血压显著下降甚至发生昏厥或休克等。发现上症状后,护士应及时告知当班医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和进行详细记录。
护理要点
急性期的护理是恢复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抓好急性期的护理质量,贯彻治标与治本并举的方针,才能顺利转入恢复期的护理,从而缩短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因此,护士要强烈的责任心,除按医嘱实行分级护理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1)心理护理。美国人索伦森在《基础护理:精神生理学的研究》一书中说:“每一个患者都经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失调。生理上的失调使情感不稳定,情感上的失调又造成

33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期观察与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2